探寻文化根脉,传承荣昌记忆
为深入挖掘荣昌历史文化内涵,传承非遗技艺与人文精神,7月8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荣昌四珍非遗探研:特色畜禽与传统工艺协同传承计划”实践团前往夏布博物馆、荣昌历史文化展览馆、邓在军博物馆,开展文化探访与学习活动,以青春力量探寻地方文化脉络。
在夏布博物馆,实践团成员系统了解夏布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苎麻种植到手工绩纱、织布,再到创意产品开发,古老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清晰呈现。成员们通过观摩制作工具、成品样本,聆听工序讲解,深刻认识到夏布制作的复杂与匠人的智慧,也看到非遗在当代的活化路径,明晰守护传统技艺的价值。
(图为实践队员们听讲解员讲解 郑郁川摄)
踏入荣昌历史文化展览馆,城市发展脉络在眼前铺展。从远古遗存到唐宋商贸繁荣,再到明清文化兴盛,珍贵文物、史料勾勒出荣昌千年轨迹。馆内陈列的荣昌陶、折扇等“荣昌四珍”代表物件,见证地方手工业辉煌。成员们研读古昌州诗词碑刻、探寻民俗传承,解码城市文化根脉,理解“四珍”对地域文化认同的意义,感悟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的关联。
(图为荣昌历史博物馆展出的瓷器 李湘摄)
最后,实践团走进邓在军博物馆。这里以史料与展品,回溯著名导演邓在军的艺术生涯。从早期创作到春晚编导,手稿、影像展现她“守正创新、扎根时代”的艺术追求。成员们从中体会艺术与时代共振的力量,为传统文化创新表达、讲好地方故事,获取艺术创作视角的启示。
(图为实践团队员们与指导老师共同聆听讲解员讲解 向庆熔摄)
此次参观,让实践团成员深化对荣昌文化的认知。未来,团队将以此次学习为起点,持续挖掘文化价值,用青春实践讲好荣昌故事,助力地方文化传承创新,让古老文脉在新时代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