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支教团潍坊安丘实践服务 缤纷课堂点亮童年时光
——“青耘计划,狮志飞扬” 实践服务团精彩课程持续升温
7 月 25 日电(通讯员 李雨欣)青岛农业大学 “青耘计划,狮志飞扬” 赴潍坊安丘实践服务团支教活动在潍坊安丘新安街道归家疃村已顺利开展至第五天。在盛夏的热烈氛围中,支教队员精心准备的海洋探秘、传统文化体验、趣味英语等系列课程相继开展,以 “学玩相融” 的独特模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收获知识,在互动中绽放活力。

图为传统文化课后同学们与作品合照 李文琪 供图
海洋课堂:探秘深蓝,唤醒自然敬畏海洋课堂上,支教队员借助图片、视频展示,从浅海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到深海的安康鱼,详细介绍小丑鱼、海豚、虎鲸等 10 余种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与生存环境,带领学生们了解海底世界。互动环节,学生接连提问 “小丑鱼为何常栖息珊瑚中”“虎鲸是否攻击人类” 等问题,老师耐心解答。讲解儒艮因生存环境破坏濒临灭绝时,部分学生面露惋惜,这表明海洋课堂不仅帮助学生认识了多样的海洋生物,亦培养其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
图为海洋课课堂互动 李文琪 供图
传统文化课:墨韵京腔,传承经典之美
传统文化课以 “笔墨演变” 与 “戏曲体验” 为核心展开教学。课程伊始,传统文化老师展示从商周甲骨文拓片到晋代行书真迹的复刻样本,解析篆书线条的古朴庄重与行书笔势的流畅灵动,让学生直观感受汉字书法的发展脉络,在笔墨故事中感受书法的魅力。课程中段,老师播放《新贵妃醉酒》选段音频,学生们主动跟随节奏轻拍桌面,尝试模仿唱腔,现场气氛活跃。
脸谱绘画环节更是成为课堂焦点。支教队员分发空白脸谱模板,结合《三国演义》《包公案》等经典故事片段,讲解红色象征忠义、黑色代表耿直、蓝色寓意勇猛等色彩符号体系。学生们利用水彩笔,发挥想象力积极完成创作,作品完成后,学生们举手展示并说明创作思路,在创造与交流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为传统文化课脸谱绘画场景 李文琪 供图
趣味英语课:游戏闯关,点燃学习热情
趣味英语课中,支教队员采用情景化教学,打破传统语言学习的刻板印象。首先借助音标发音示意图,通过夸张口型示范与逐字正音指导,帮助学生掌握 26 个基础音标的发音要领。随后开展 “音标接力赛” 和“听音辨词” 环节,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多次举手抢答。学生在课堂的轻松氛围中掌握了基础音标,激发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为未来的英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趣味英语课互动游戏环节 李雨欣 供图
剪纸课回顾:巧手生花,绽放创意之美
剪纸课中,支教队员首先详细介绍剪纸的步骤与技巧,学生们按照指导,依次完成折叠、剪裁等操作。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们展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剪出了多种图案,部分学生还将多种图案组合,创作出独特的作品。课程结束后,学生们对自己的作品表现出极高的满意度,并互相交流创作心得。
此次剪纸课程不仅传授了传统技艺,更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创造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学生提供了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机会,推动了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与发展。

图为剪纸课学生作品展示 李雨欣 供图
夕阳西下,第五日的课程圆满结束。支教队员们承诺,在未来的日子里,将继续带着满腔热忱投身支教事业,为孩子们的童年增添更多明亮的色彩。此次支教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储备,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热爱学习、探索未知的种子,为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