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实践团赴江苏连云港实践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素。在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背景下,河海青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建"智能利水,科教清源"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5年7月8日至23日深入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展生态保护专项行动。实践团队以"守护水源安全,培育环保共识"为核心理念,创新采用"科普教育+实地行动"的双轨模式,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生态保护实践相结合,为当地水资源保护注入科技力量。

图1实践团在赣榆高级中学合影
作为培养环保新生代的"教育源头",赣榆高级中学成为实践团播撒绿色理念的重要课堂。实践团开展了水资源科普活动,创新采用"理论+实验+问答"三位一体模式。同时,通过互动式教学有效传递节水理念,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这种形式新颖有趣,是培养生态公民的创新实践。"

图2实践成员讲解科普微课堂
而莒城湖水厂作为"技术源头",完整呈现了水资源从自然净化到入户供给的全流程。在莒城湖水厂负责人的引导下,实践团参观了这座现代化水处理基地。从取水口到净化车间,从沉淀池到消毒系统,每一道工序都展现着科技与自然的完美融合。水厂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调控水质参数,实现全流程可视化管控,让清澈甘泉安全流入千家万户。
小塔山水库作为"生态源头",是保障数十万居民饮水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实践团跟随工作人员参观了智能监测系统的运作流程。同时,实践团深入实地开展护水行动,精心制定《小塔山水库护水公约》,从垃圾处理、农业废弃物管理等四个维度提出明确规范。

图3实践团采访镇政府工作人员
最后,实践团走进土城村社区这一"民生源头",与当地政府、居民开展水资源保护深度对话。团队创新推出《连云港方言版水库保护顺口溜》,将"及时修漏"等节水妙招编成朗朗上口的方言歌谣,张贴于社区公告栏,引发居民争相签名响应,形成独特的社区环保文化。当地干部称赞道:"这些大学生不仅带来了节水技术,更点燃了全民节水意识。"

图4实践成员张贴方言版顺口溜
此次实践如同一粒绿色的种子,在青年学子与社会土壤的交融中生根发芽。十五天的躬耕践行不仅是一次专业知识的淬炼,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实践团用脚步丈量水源地的每寸土地,将课堂上的算法代码转化为守护碧水的实际方案,真正体悟到"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的深刻内涵。
同时,实践团搭建的"校-地-企"协作网络持续释放效能。正如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的评价:"这些年轻人带来的不仅是短期方案,更种下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当青春智慧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当个人成长与时代命题紧密相连,这场实践已然超越活动本身,成为新时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祖国山河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