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三下乡

河海大学:助力智慧水利惠民利民

时间:2025-07-30 21:10:46 关注:
  
  河海大学:助力智慧水利惠民利民
  7月8日至23日,河海大学"智能利水,科教清源"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开展为期15天的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这支由8名来自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学生组成的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科普宣讲、实地调研、环保行动等多种形式,为当地水资源保护工作注入青春智慧。
  科普宣讲进校园,播撒环保种子
  7月10日,实践团首站来到赣榆高级中学。团队成员精心准备了"一滴水的旅程"主题科普课程,通过生动的PPT演示和短视频,向200余名师生讲解水资源分布、水循环过程等基础知识。活动现场,同学们在实践团成员的指导下,亲手操作便携式水质检测仪,测量水样的pH值和浊度等指标。

  图1图为徐福照同学讲解科普微课堂张翼飞供图
  "原来我们每天喝的水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才能变得安全,以后一定要更加珍惜水资源。"高一学生在完成水质检测实验后深有感触地说。赣榆高级中学教务主任王老师表示:"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普形式非常新颖,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知识,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保护水资源的种子。"
  技术调研访水厂,探索智能净水
  7月12日,实践团来到莒城湖水厂进行技术调研。在水厂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从取水、沉淀、过滤到消毒的全流程水处理工艺。在中央控制室,水厂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智能监测系统的运行原理,该系统可实时监控水质参数,确保供水安全。

  图2图为实践成员进行水质检测王秋睿供图
  "这套智能监测系统与我们专业学习的自动化控制技术高度契合,让我看到了专业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团队成员张翼飞一边记录技术参数一边说。调研结束后,实践团还就优化水处理工艺、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等问题,向水厂提出了多项建议,得到了技术人员的肯定。
  净滩行动护水库,践行环保理念
  7月15日,实践团来到小塔山水库开展"净滩行动"。队员们手持垃圾钳和环保袋,沿着水库岸边清理塑料袋、饮料瓶等垃圾,并对收集的垃圾进行分类统计。两个多小时的行动中,团队共清理垃圾30余袋。

  图3图为实践成员于水库旁拾捡垃圾张翼飞供图
  "看着清理后干净的水库岸边,虽然很累但特别有成就感。"队员王秋睿擦着汗说。除了清理垃圾,实践团还制作了《小塔山水库护水公约》,从禁止倾倒垃圾、减少农业污染等方面提出具体倡议,并将公约张贴在水库周边的显眼位置。不少游客和当地居民主动在公约上签名,表示要共同保护水库环境。
  方言宣传入乡村,传递节水智慧
  7月18日,实践团深入土城村开展节水宣传。针对当地村民特点,团队创新宣传方式,将节水知识编成朗朗上口的方言顺口溜。"洗衣水,别急倒,冲厕拖地都是宝;水龙头,要关牢,滴滴答答浪费了..."这些接地气的宣传内容很快在村民中传唱开来。
  在村委会议室,实践团还与镇政府工作人员就农村用水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我们村的自来水有时会出现浑浊现象,该怎么处理?""农田灌溉如何更节水?"面对村民们的疑问,实践团一一耐心解答,并提出安装简易过滤装置、推广滴灌技术等建议。
  基地揭牌谱新篇,建立长效机制
  7月20日,实践团与海英草志愿者中心举行社会实践基地签约暨授牌仪式。赣榆区团委副书记吕从西、志愿者中心负责人及实践团全体成员参加活动。仪式上,吕从西副书记高度评价了实践团的工作:"同学们用专业知识和实际行动,为赣榆的水资源保护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图4图为实践成员与志愿中心负责人合影留念王永臻供图
  在15天的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单栋芝表示:"这次实践让我们真正走出课堂,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河海大学实践团的工作非常有意义,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唤醒了群众的环保意识,这种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
  据悉,实践团返校后将继续完善调研报告,就连云港水资源保护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并与当地保持密切联系,推动实践成果转化应用。(记者张海娜通讯员王凯)
  
作者:张海娜 来源:连云港水源地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