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三下乡

循历史脉络,悟诗词之美

时间:2025-07-30 09:36:48 关注:

  为引导儿童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培养文化自信与国家认同感,青青实践服务团近日在实践服务中开展历史系列课,通过历史课堂与诗词体验,让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触摸历史脉络,感悟诗词之美。

追溯文明源流,筑牢文化根基

  课堂以“中华文明的延续与发展”为脉络,从夏商周时期讲起,串联春秋战国的动荡与秦朝的大一统,帮助孩子们构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系统认知。课堂上,老师以孩子们熟悉的朝代歌切入,结合本地流传的大禹治水传说,让孩子们通过绘制禹堤等遗迹,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讲述商朝历史时,832.84公斤的司母戊鼎与神秘的甲骨文引发阵阵惊叹,孩子们在纸上临摹甲骨文,感受汉字起源的魅力;讲解周朝分封制时,老师用田字格类比的方式化繁为简,让抽象制度变得通俗易懂;谈及秦朝,老师通过“穿越回秦朝会做什么”的互动提问,引导孩子们总结秦统一度量衡、颁布《秦律》、修建长城等历史功绩,在绘制长城的过程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

  从甲骨文到小篆的文字演变,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制度变革,孩子们在历史细节中领悟“变与不变”的智慧,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培养了以史为鉴的思维方式。

品味唐宋风华,让诗词“活”起来

  唐诗宋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是本次活动的另一重要主题。老师选取《静夜思》《水调歌头·中秋》等经典名篇,深入解析诗中意象,引导孩子们将诗词意境转化为绘画作品。在素面团扇上,“床前明月光”化作皎洁圆月,“小荷才露尖尖角”变成夏日荷塘景致,“恐琼楼玉宇”是错落的金色宫殿,“飞流直下三千尺”则以水墨线条展现磅礴气势。低年级孩子用画笔勾勒画面,高年级孩子则配上歪扭却认真的诗句,让冰冷的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

  此次活动通过“历史+艺术”的形式,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文化的种子。青青实践服务团表示,希望以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中华文明“包容天下、协和万邦”的胸襟,成长为有根有魂、能担时代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青青实践服务团
2025年7月30日

作者:史善文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青青实践服务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