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法学院“呵护期颐安康,彰显青春风采”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校内召开总结大会,此次会议由法学院黎春娴副教授主持,围绕本次实践的入户调研心得、问卷数据分析等核心内容展开深入总结与交流,标志着法学院“呵护期颐安康,彰显青春风采”暑期社会实践队为期六天的深入调研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此次调研覆盖了漳州市东山县西埔镇、南靖县山城镇、古雷开发区杜浔镇、沙西镇、漳浦县旧镇镇、佛昙镇、绥安镇、诏安县四都镇、桥东镇、南诏镇、深桥镇共5县区11个乡镇,回收了125份有效问卷。这场聚焦百岁老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是对百岁老人们生活状态的深度体察,更是法学院学子用行动诠释责任、用温情传递关怀的生动写照。
会上,团队成员们对百岁老人健康状况与长寿因素展开了热烈讨论。成员们表示,走进百岁老人家中,面对面的交流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老年人的真实生活状态,调研中发现的诸如部分老人对养老政策知之甚少、家庭照护存在困境等实际问题,促使同学们深入思考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助力完善养老体系,深化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切身体会。同时,大家一致认为,百岁老人的长寿不仅与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相关,更与家庭和睦、社会关怀等因素密切相关。“长寿的意义,在于让生命的每一段都有质量。”同学们强调,应加大对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的关注,“老有所养”不能只停留在物质保障方面,更要实现“老有所安”“老有所乐”,倡导全社会营造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氛围,让长寿不仅作为生命长度的延伸,更成为民众生活质量的体现。
黎春娴副教授对团队成员们六天的辛苦付出和扎实作风给予充分肯定。她指出,盛夏七月的漳州正值高温多雨,队员们却始终坚持“俯下身子”倾听、“迈开步子”走访,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调研,正是这份不畏酷暑、不惧风雨的毅力,让团队在短短六天内高效完成了跨区域调研任务。黎春娴副教授还强调,实践的意义不仅在于收集资料数据,更在于在服务中成长——队员们在克服困难中锤炼了意志,在与百岁老人的互动中深化了对“民生”二字的理解,这正是暑期社会实践的价值所在。她鼓励大家将这份吃苦耐劳、谦逊务实的精神延续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让青春在服务社会的舞台上绽放更持久的光彩。
此次总结大会的圆满落幕,不仅是对法学院“呵护期颐安康,彰显青春风采”暑期社会实践团六天调研工作的深刻总结,更让“呵护期颐安康”的理念在青春力量的传递中落地生根。这场“行走的课堂”是对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战略的生动响应与实践,让实践队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意,并坚定在未来将秉持“学以致用”的理念,把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总结的经验转化为具体行动。这份在实践中淬炼的责任与担当,将持续指引着法学院学子们在专业学习中扎根实际、在社会服务中践行初心,让“呵护期颐安康”的行动不止于暑期社会实践,更让青春的风采在更广阔的民生舞台上绽放持久光芒,为“银发群体”的幸福晚年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