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三下乡

百千万工程-广州理工学院薪火續航服务队(总结篇)|创新"1+3+N"模式谱写乡村振兴青春 篇章

时间:2025-07-28 10:22:42 关注:
百千万工程-广州理工学院薪火續航服务队(总结篇)|创新"1+3+N"模式谱写乡村振兴青春篇章
7月13日至19日,广州理工学院薪火續航服务队19名师生赴汕尾市陂洋镇,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创新打造“1+3+N”教育帮扶模式(1个支教团队、3个教学点、N门特色课程),累计完成245课时教学,覆盖学生8890人次,同步开展40户家访调研、3场宣讲会、3场成果展演及助农直播等活动,通过教育赋能与多维实践深度助力乡村振兴。
 
五育融合 创新课堂
7月13日至17日,广州理工学院薪火续航服务队针对陂阳镇中心小学、洋口小学、三岭小学高、中、低三个年级的差异化教育需求,构建“行动五次方”育人课程体系:
• 德育铸魂:《国家》手语操、红色经典朗诵、《论语》品读等课程厚植家国情怀,“情绪气象站”心理课和潮汕童谣教学,培育健康心态与文化自信;
• 智育固本: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Python启蒙课与英语情景剧点燃思维火花;
• 体育强基:八段锦、武术传承传统文化,防震演练强化安全意识,特色团队活动培养协作精神,户外拓展训练普及科学健身知识;
• 美育化心:舞蹈韵律陶冶情操,绘画创作启迪想象,古诗词吟唱传承经典,环保手工创新实践;
• 劳育成事:从“七步洗手法”到校园美化实践,劳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数字赋能 产业振兴
7月14日,广州理工学院薪火续航助农小分队深入陆丰市丫髻山种养专业合作社,利用抖音和学院微信视频号同步开展了2场助农直播带货,两场直播累计观看1400人次,点赞达1.6万次。其中,抖音平台直播点赞破万,场观超500人次,新增粉丝50余人;视频号观众近千,互动率持续高位,引发100+热评。
团队精心制作的《陂洋甜油甘》宣传片,通过无人机航拍展现6000亩生态果园的规模化种植场景,详细介绍油甘的营养价值,为当地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了重要素材,合作社负责人称赞:“大学生用新形式帮我们打开了销路。”


深度调研 精准帮扶
7月15日,广州理工学院薪火续航服务队深入学生家庭完成40户走访调研,发现当地家庭普遍面临“经济-教育-情感”三维困境:78%家庭年收入低于5万元,68%家长无力辅导作业,45%留守儿童缺乏父母陪伴。为此,团队创新建立“三维一体”帮扶体系,通过个性化教育档案、“学业帮扶包”和心理疏导等举措精准施策。数据显示,95%参与学生课后学习积极性显著提升,83%家长改善了教育方法。这一精准帮扶模式为破解乡村教育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五维活动 创新体教
7月16日,在陂洋镇中心小学,薪火续航服务队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框架,围绕“协作力-行动力-反应力-平衡力-思维力”五个维度,精心设计了五项特色团体活动。“同心起立”培养了团队信任与配合;“花球接力”强化了集体行动力;“闪电定格”锻炼了应急反应能力;“平衡较量”提升了身体协调性;“逆向挑战”则激发了创新思维与策略意识。新颖的教学方式让体育课堂焕发新生,学生们的参与度和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户外课堂 阶梯赋能
7月17日,广州理工学院薪火续航服务队在三岭小学创新开展“三阶式”户外体育课程教学实践。该课程通过“热身训练—安全教学—器材实践”阶梯式课程设计,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实施分层教学,通过情景化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损伤应急处理技能,采取“讲解-示范-实操”三步教学法,系统指导学生掌握健身器材的使用规范,实现理论知识、运动技能与安全素养的同步提升,为乡村体育教育注入新动能。

【广理薪火 照见未来】
7月18日,广州理工学院薪火续航服务队在三所支教小学同步开展了“广理故事进课堂”主题宣讲会。支教队员们以母校广州理工学院为蓝本,通过精心准备的校情介绍、专业展示和校园生活分享,为254名乡村学生打开认知大学的窗口。“原来大学实验室有会投篮的机器人!”中心小学学生在会后写下心得体会。翻阅这些真挚的文字,“我要考大学”“想学计算机专业”等愿望高频出现,稚嫩的笔迹中跃动着乡村振兴的未来力量。

榜样力量 激励成长
 7月18日,广州理工学院薪火续航服务队在三所小学同步举办结课表彰仪式,为30名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发了“优秀学员”荣誉称号。这些孩子在课堂中展现出了专注的学习态度、活跃的思维碰撞和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孩子们手捧代表肯定与鼓励的奖品,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教育成果 精彩绽放
7月19日,广州理工学院薪火續航服务队在三所小学同步举办“青春飞扬,梦想启航”成果展演,200余名学生通过31个精彩节目和200余件创意手工作品,生动展示了“1+3+N”创新支教模式的丰硕成果。中心小学朱锦西校长表示:“大学生志愿者们用专业与爱心,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鲜活力。”

稚笔谢师 教育生花
汇演结束后,一份份真挚的情感在师生间悄然传递。许多学生将亲手写下的留言卡片送到支教队员手中。卡片上质朴的话语承载着沉甸甸的心意:“老师,希望明年还能见到您!”“感谢您的教导!”……这些发自肺腑的文字,不仅表达了孩子们对课程内容的喜爱和对支教队员辛勤付出的感谢,也让支教队员们深深感受到,即使是一次短暂的相遇,也能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好奇与希望的种子,而这份心灵的触动,正是教育传递最珍贵的价值。
 
青春答卷 续写新篇
这段满载收获的实践历程,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奉献”二字的分量。服务队不仅收获了当地政府的肯定、村民的信任和孩子们手写的感谢卡,更见证了教育赋能带来的真实改变。这张用汗水书写的青春答卷,既是广理学子践行“百千万工程”的生动注脚,更是校地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展望未来,广州理工学院薪火续航服务队将持续优化“教育+”赋能模式,深化常态化帮扶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青春动能。愿这簇星火汇聚更多光芒,让教育之根深扎乡土,让助农之暖绵延传递,以青春之名书写新时代的“燎原”篇章!
 
作者:广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薪火續航服务队 来源:大学生之声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