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三下乡

锦色千年,青春寻脉 —— 云锦流光团队南京云锦文化探寻之旅

时间:2025-07-22 11:19:59 关注:

  7月15日,南京财经大学“云锦流光映青春,文化薪火耀乡途”三下乡团队走进南京云锦博物馆,正式开启了一场深度沉浸式的非遗文化探索之旅。团队秉持“挖掘文化底蕴、赋能传统传承”的目标,运用实地调研、人物专访、亲身体验实践等多样形式,深度解析云锦千年技艺的密码,为非遗在当代社会的创新性发展增添青春动力。

  踏入博物馆,精美的云锦展品令人目不暇接,团队成员立刻被这一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所吸引。绚丽的色彩、复杂的织造工艺,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云锦的珍贵与独特。在参观的过程中,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向团队介绍并展示了云锦文化的来源、发展、价值和云锦的制作方法。其中,云锦织造技艺的现场演示,织工们的现场操作,使团队成员直观地感受到了云锦织造的精妙。这台高4米、由1924个构件组成的“纺织活化石”,需要两名工匠默契配合——楼上拽花工按纹样提综开口,楼下织手穿梭引线,其繁复工艺令在场众人惊叹不已。当谈到云锦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工作人员强调,云锦不仅是精美的丝织品,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其独特的妆花技艺,能在同一织物上织出多种色彩和图案,能够称得上是纺织工艺的奇迹。同时,云锦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信息,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图为织工花楼架织布 吴佳慧供图

  工作人员还提到,近年来云锦博物馆的游客群体日益多元化,年轻人逐渐成为参观主力军。他们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了解到云锦文化,并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与认同感。在谈及印象最深刻的云锦文物时,工作人员分享了明代云锦龙袍的修复故事,这件龙袍不仅织造工艺精湛,还见证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其修复过程也充满了挑战。

图为清·大凤莲妆花缎 吴佳慧供图

  在采访普通游客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大部分游客是通过网络推荐、旅游攻略等渠道了解到云锦博物馆的。一位外地游客表示,云锦的精美图案和华丽色彩是最吸引他的。对于云锦与现代生活的结合,游客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游客认为,可将云锦元素融入现代服饰设计,可以打造出既具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时尚单品;还有游客建议开发更多云锦文创产品,如文具、家居用品等,让云锦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参观后,许多游客对云锦文化有了全新认识。一位年轻游客感慨道:“以前只觉得云锦很漂亮,但通过这次参观,了解到它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工艺,以后会更加关注和支持云锦相关产品。”对于博物馆的展示方式和互动体验,游客们也提出了增加互动体验项目、加强线上展览推广等建议。

图为毛泽东诗词《蝶恋花》 方嘉怡供图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云锦不仅是一块华美的织物,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鲜活载体。这份震撼与感动,激发了成员们对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感,更唤醒了保护非遗技艺的使命感。在未来,“云锦流光映青春,文化薪火耀乡途”团队将以此次调研为起点,持续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路径,用创新实践赋予非遗新的生命力,让云锦这一东方瑰宝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书写属于当代青年的文化传承答卷。

图为团队合照 刘雨萱供图

作者:方嘉怡 刘雨萱 来源:大学生之声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