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医学院学生携手一带一路学子共赴社区健康暖心之约2025年7月19日,南通大学“新丝路 健康行”服务团的成员们在万通城西区物业会议室举办了一场充满温情与活力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自不同专业的医学生与一带一路国家——尼泊尔的留学生携手,在知识宣讲、健康义诊和文化交流中,为当地社区的老人们送去了关爱与健康。通过这次活动,留学生们不仅传播了健康知识,还与老年人进行了深度的文化互动,展现了南通大学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第一篇章:知识宣讲,筑牢预防防线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时,正值盛夏酷暑,高温天气不仅让居民体感不适,更使脑卒中与中暑等夏季高发疾病的风险显著上升。为此,团队成员结合季节特点,特意将这两类疾病作为宣讲重点。
讲解中,大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了脑卒中的典型症状,如突发头晕、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以及中暑的不同表现,从轻症的头晕乏力、大汗口渴,到重症的高热无汗、意识模糊。同时,针对两类疾病分别给出了实用的预防办法,比如脑卒中需注意控压降脂、避免高温时段剧烈活动,中暑则要强调及时补水、做好防晒降温。对于紧急情况的初步处理措施,成员们也进行了细致说明,帮助居民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能科学应对,为健康保驾护航。

(图为团队成员在讲解脑卒中相关知识)

(图为团队成员讲解防中暑知识)
宣讲结束后,团队成员们还为每位老人发放了相关健康手册,确保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查阅,继续巩固学到的知识。
第二篇章:项目普查,掌握健康状况
在随后的义诊环节中,团队成员重点为辖区老年群体提供了血压、血糖及视力三项基础健康检查服务。活动现场,成员们有条不紊地操作血压监测仪、便携式血糖仪等专业设备,严格按照规范流程为每一位老人进行检测,同时通过标准视力表细致评估老人们的视功能状况。
对于检测过程中发现的血压偏高、血糖波动等情况,团队成员结合老年人的日常饮食习惯与身体状态,逐一给出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包括合理调整膳食结构、适度开展户外活动、定期监测相关指标等实用建议。
参与活动的老人们纷纷表示,此次义诊不仅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便捷的健康筛查服务,及时掌握了自身健康动态,更切实感受到了社区对老年群体的关怀以及青年学子们传递的社会温情,对活动的开展给予了高度认可。
(图为团队成员为老人量血压)

(图为团队成员为居民测量血糖)

(图为团队成员为居民测量血糖)
(图为团队成员为居民测量视力)
第三篇章:共学太极,习得养生妙招
活动尾声,一场别开生面的跨国文化交流活动温情上演,留学生与社区老年人齐聚一堂,在互动中搭建起文明互鉴的桥梁。
留学生们率先带领老人们体验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他们耐心示范“调理脾胃须单举”“双手托天理三焦”等经典动作,细致纠正姿势要领。老人们随着口令舒展肢体,在舒缓的节奏中感受气血流通,脸上洋溢着运动后的红润笑意。互动间,语言的隔阂被默契的眼神与手势化解,一招一式的教学里,年轻的活力与岁月的从容悄然交融。
随后,老人们身着太极服,为留学生们展演了行云流水的太极拳。松肩沉肘间,刚柔并济的招式诠释着“以柔克刚”的东方智慧,圆活连贯的动作中蕴含着千年文化的沉淀。展演结束后,78岁的张大爷还向留学生们讲解了太极“阴阳平衡”的哲学理念,从招式名称到文化内涵,娓娓道来间,让外国青年深切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图为留学生教学八段锦)

(图为居民教留学生打太极)
拳操起落间,中外参与者的笑声如同穿透盛夏的暖阳,温暖了整个场地;一授一演之际,不同文明在对视中完成了深刻的对话与致敬。这场跨越年龄与国籍的交流,不仅让留学生在传授健康智慧的同时,沉浸式触摸到中国文化的肌理,更让老人们在国际视野中重温了传统的价值。双向的文化传递,既拉近了心灵距离,更书写了一段“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篇章,为本次实践活动画上了圆满而深刻的句号。
结语:当关爱跨越山海,让文明共沐暖阳
这场盛夏的相聚,从来不止于一场健康守护的行动,更是一曲文明交响的和弦。尼泊尔留学生与南通大学学子携手同行,以义诊的温度丈量民生需求,以宣讲的深度传递健康智慧,更以文化互动的广度搭建起心灵相通的虹桥。
老辈既得安康之钥,亦揽四海之风;青年既传赤子之心,亦承文化之脉。未来,南通大学“新丝路 健康行”服务团将继续扎根基层土壤,与全球学子并肩,以行动践行“健康中国”的承诺。愿这份跨越山海的暖意,如丝路驼铃般悠远绵长;愿这场文明互鉴的微光,随江河文脉奔流不息,在更多人心中种下理解与友爱的种子。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图:胥懿辰 王彩
文:顾轩绮 王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