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脉匠心:织梦金陵探遗团南京云锦文化传承
发布时间:2025-09-29 关注:
来源:织梦金陵探遗团
为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今年暑期,我校“织梦金陵探遗团”实践团队开展了一系列以云锦文化传承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通过博物馆深度调研与社区普及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探索这项千年技艺的保护与创新之路,亲身感受“寸锦寸金”的独特魅力与当代守护者的匠心坚守。
七月中旬,实践团队首站来到南京云锦博物馆。馆内陈列的色彩绚烂、纹样繁复的云锦精品令队员们叹为观止。龙飞凤舞、牡丹盛放、祥云缭绕,每一幅作品都堪称艺术珍品。讲解员详细介绍道,这些华美的图案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与古人的美好祈愿。比如龙纹象征皇权尊贵,凤纹代表吉祥如意,云纹寓意高升祥瑞,这些纹样通过繁复的工艺编织在一起,展现了中国传统审美的高度智慧。
最让队员们震撼的是亲眼目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的现场演示。在巨大的“大花楼木织机”前,两位师傅正在默契配合:上层的“拽花工”根据花本程序提起经线,下层的“织手”则依据图案要求穿梭引纬,再用拨子细致压实。师傅们坦言,掌握这门精妙技艺至少需要十年苦功,由于工艺极其复杂,每日仅能织出五到六厘米,完美诠释了“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队员们无不为古代工匠的智慧与耐心深深折服,也对传承这门技艺的艰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博物馆的展品与专业讲解,队员们系统学习了云锦的辉煌历史。南京云锦拥有超过一千六百年的历史,元、明、清三朝均在南京设立官办织造机构,其中以清代江宁织造府最为著名,专为皇室织造御用服饰。值得一提的是,文学巨匠曹雪芹的家族就曾执掌此府,其代表作《红楼梦》中诸多对华美服饰的描写,正源于作者早年在织造府中的生活经历。“寸锦寸金”的云锦不仅是奢华尊贵的象征,更曾作为“中华一绝”沿丝绸之路远播海外,成为中国丝织技艺巅峰的代表。
云锦之美,不仅在于其绚烂夺目的外观,更在于千年匠心的沉淀与坚守。目睹传承的艰辛与创新的努力,队员们深感青年一代在文化传承中的责任。在完成博物馆的深度调研后,实践团队决定立即行动起来,将所学所感转化为普及教育的实践。近日,织梦金陵探遗团奔赴南京市秣陵街道祖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当云霞变成布匹:探秘南京云锦奇妙世界”主题活动,通过知识讲解与互动体验相结合的形式,带领社区小朋友近距离感受南京云锦的独特魅力。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以生动活泼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解了南京云锦的发展历史与文化价值。从六朝时期的江南织造到明清鼎盛阶段的官营织局,从“挑花结本”的独特工艺到龙蟒、云纹等经典图案的象征意义,队员们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娓娓道来。讲解过程中,团队还展示了多幅云锦实物小样和复刻纹样图,让孩子们能够直观感受到云锦“逐花异色”、富丽堂皇的织造效果。看到如此精美的艺术品,孩子们不时发出惊叹声,表现出浓厚兴趣。
随后进入动手体验环节,实践团带领孩子们开展云锦图案绘制活动。团队成员事先准备了多种典型云锦纹样的线稿和彩色画笔,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为传统纹样注入现代色彩。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孩子们认真描摹、精心配色,一幅幅充满童趣的“小云锦图”逐渐呈现在纸上。这个环节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加深了对云锦纹样构成的理解。现场还设置了云锦知识有奖问答环节,“云锦主要用于做什么?”“哪些颜色在古代最为珍贵?”孩子们踊跃举手、对答如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知识,也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此次活动是织梦金陵探遗团“非遗进社区”系列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让小朋友们初步了解到云锦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与工艺,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的种子。许多家长表示,这样的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习到了传统文化知识,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织梦金陵探遗团的实践之旅证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而青年一代正在这场文化传承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创新传播方式,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这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之道。云锦的千年光彩,必将在新一代的守护与创新中继续绽放迷人光芒。
我今天在祖堂社区与孩子们共绘云锦图案,是一次文化传递的温暖体验。看到小朋友们专注地描摹传统纹样,我真切的感受到非遗技艺正以生动的方式注入新生代的心灵。我们不仅是讲解者,更是对六百年云锦的华美与童真的创造力的连接人。这次实践让我更深体会到文化传承并非刻板说教,而是薪火相传的对话与共鸣。每一笔色彩都是传统的延续,也是未来的起点。——端木怡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