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普法课堂进养老院,建议书递至三地政府!华政 “银龄法护” 为智慧养老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25-09-27 关注: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

《普法课堂进养老院,建议书递至三地政府!华政 “银龄法护” 为智慧养老保驾护航》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银发浪潮”下,智慧养老作为国家积极应对老龄化战略的重要抓手,凭借在健康监测、生活照料等领域的便捷性与高效性,成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激活银发经济的关键力量。国家先后出台《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 年)》等政策文件,明确将智慧养老纳入高质量发展体系,推动技术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然而,在政策落地与产业推进过程中,智慧养老的“社会适应性”问题逐渐凸显,老年人 “用不起、不敢用、不会用” 的困境,不仅制约政策效能发挥,更暗藏多重社会风险,亟需探索系统性解决方案。
在此背景下,华东政法大学 “银龄法护” 实践团队以国家战略为导向,聚焦智慧养老领域的社会风险与治理短板,组建由法学、社会学、计算机专业多学科背景构成的调研队伍,跨越上海、江苏、浙江三地,深入养老院、社区、基层执法站点及养老科技企业等77 个一线点位开展专项调研。团队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研等研究方法,记录智能设备使用中的社会适配问题,倾听老年人的真实需求与困境,收集执法人员与企业的实践反馈。最终,团队累计回收1190 份有效问卷与数百小时访谈记录,为后续风险分析与政策建议提供了扎实的实证支撑。
 
 
图1:工作人员访谈
 
图2:老年人访谈
 
           
图3:成员在“智慧养老院”聆听老人讲述体验感受
 
 
         
图4:成员在给老人发放并解释问卷
 
调研发现,智慧养老在落地过程中面临四类典型社会风险,这些风险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更对社会公平与民生保障构成挑战:
技术风险:智能设备 “适老化” 设计流于表面,多数产品仅调整字体大小、界面简化等物理交互层面,忽视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与生活场景。例如,智能手环体验感差、智能穿戴设备操作复杂、智慧养老 APP 适老化不足等。此类问题暴露出技术设计与老年人实际需求的脱节,形成“技术排斥”现象,加剧老年人的数字鸿沟。
数据险:老年人个人信息与健康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流程不透明,部分养老机构与企业缺乏数据保护意识,导致隐私泄露、信息滥用等问题。问卷显示,72.28% 的老年人对数据安全缺乏担忧,但近 20% 的受访者曾遭遇因信息泄露引发的诈骗电话,反映出老年人数据安全认知的薄弱与社会保护机制的缺失。
市场风险:智慧养老市场呈现 “低端产品过剩、高端刚需产品短缺” 的结构性矛盾。低端智能手环等产品因功能单一被大量闲置,而智能护理床、康复机器人等高端设备因价格高昂(单台售价数万元),超出多数老年人的支付能力。问卷数据显示,17.73% 的老年人因价格原因放弃必要的智能养老服务,凸显市场资源配置不均与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不足。
财产风险:老年人因数字素养不足、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易陷入智慧养老消费陷阱。不法分子通过虚假宣传 “高科技理疗设备”、设置隐蔽订阅条款、冒充设备售后诈骗等方式,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劣质产品或服务。调研中,18.18% 的老年人表示曾收到养老理财类诈骗信息,15.91% 的受访者有过技术产品维权经历,且其中近半数案例因证据不足、流程繁琐导致财产损失无法挽回,反映出涉老财产保护体系的薄弱。

 
 
 
图5:智慧养老风险主要构成
 
 
 
 
图6:部分问卷分析数据
 
 
此外,团队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与交叉验证,进一步发现智慧养老风险防控存在 “全链条法治短板”:立法层面,缺乏针对智慧养老的专项法规,适老化标准与数据保护规则不明确;执法层面,跨部门协同不足,对养老科技企业的监管存在盲区;司法层面,老年人举证能力弱、维权成本高,涉老科技纠纷解决效率低;普法层面,宣传形式单一,未能有效提升老年人的风险意识与维权能力。
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团队在调研基础上,开展多场 “智慧养老法律与安全课堂” 宣讲活动。在上海长宁区金福养老院、黄浦区全程玖玖馨逸养护院等调研点位,团队通过情景模拟、案例解读、实操指导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向老年人普及《个人信息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键条款,手把手指导隐私设置与维权流程。宣讲内容紧贴老年人生活场景,如 “如何识别智能设备诈骗”“怎样取消自动续费陷阱” 等,累计覆盖老年人超一千人次,收到养老机构的多封感谢信。
 
                  
图7:养老院的感谢信
 
基于调研成果与实践经验,团队撰写了《关于推动智慧养老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书》,从政策优化与法治保障两个维度提出系统性建议,已提交至上海、江苏、浙江三地相关政府部门,并获得积极反馈:
政策建议包括完善智慧养老专项补贴政策,建立 “分级补贴 + 医保衔接” 机制,降低老年人使用高端智能设备的经济门槛;推动养老科技企业与社区、医疗机构合作,构建 “居家 — 社区 — 机构” 一体化智慧养老服务网络,提升服务的可及性;加强老年人数字素养教育,将智慧设备使用培训纳入社区养老服务清单,组建 “银龄志愿者” 队伍,实现老年人之间的互助学习。法治保障建议包括加快制定《智慧养老产业促进与监管条例》,明确智能设备适老化标准、数据安全管理规范与企业责任边界;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整合市场监管、网信、民政等部门资源,实现对养老科技企业的动态监测与精准执法;优化涉老纠纷解决机制,简化维权流程,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法律援助。
 
 
图8:建议书的提交
 
 
目前,团队正依托调研成果开发风险防控技术平台,拟集成风险预警、证据保存、在线调解和普法咨询等功能,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权益保障工具。平台设计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使用习惯,采用大字体、语音交互、一键呼叫等适老功能,真正实现 “技术为老年人服务” 的社会价值。

 
 
图9:技术平台示意图
 
“银龄法护” 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智慧养老研究,推动政策建议落地与技术平台试点推广。团队将始终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老年人的真实需求为核心,致力于通过深度调研与实践,破解智慧养老的社会适配难题,让老龄群体更好地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