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农村生态文明践行者”麻江行

发布时间:2025-08-26 关注: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农村生态文明践行者”实践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索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路径,南京农业大学“农村生态文明践行者”实践团于7月14日至19日深入贵州省麻江县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以脚步丈量乡村土地,用专业回应现实需求,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图1 “农村生态文明践行者”麻江行   潘星颖 摄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声”入人心
团队成员结合麻江县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群众需求,立足本地生态特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宣讲。
“咱们蓝梦谷的生态旅游为什么能发展起来?就是因为守住了绿水青山!”在蓝梦谷生态旅游景区,成员正结合麻江实际,向村民和游客讲解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联。
在蓝莓种植基地,成员们一边查看蓝莓长势,一边与农户交流:“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不仅节约成本,还能提升果品品质,这正是绿色生产的方式。”种植户张大姐听后连连点头:“以前没想这么多,你们这么一讲就明白了!”
成员们还走进农家院落,围绕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村民关心的话题开展微宣讲。“刚开始推行分类的时候觉得麻烦,现在村里干净多了,我们也习惯了。”一位村民笑着说。宣讲过程中,不少村民驻足倾听,频频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图2 实践团成员在麻江县营山村向村民开展宣讲。彭益全 摄
二、探寻蓝莓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麻江享有“中国蓝莓之乡”美誉,蓝莓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团队成员深入麻江县宣威镇、谷硐镇、龙山镇、贤昌镇、金竹街道,针对蓝莓产业发展开展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村干部、种植大户、普通农民等,详细考察了种植规模、品种分布、土壤条件及灌溉设施等基础情况。

图3 实践团成员在麻江县光明村调研农户。冯子雨 摄
走访过程中,队员们深入蓝莓种植基地,与农户面对面交谈,细致询问他们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以及在日常管理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如病虫害防治、土壤肥力保持等。龙山镇一位农户坦言:“去年雨水偏多,不仅蓝莓减产,收购价也跌了不少,收入受到很大影响。”
团队成员重点关注了蓝莓全产业链,聚焦“降本、提质、拓市”三大关键维度,结合实地所见所闻,收集了麻江蓝莓全产业链发展收集第一手资料,为后续提出切实可行的高质量发展对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4 实践团成员在麻江县龙山镇蓝莓基地与农户交流。潘星颖 摄
 
三、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新图景
团队成员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围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主题,分成多个小组,走访了包括光明村在内的21个村落,实地查看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并与村民、基层干部广泛交流。
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团队成员耐心倾听他们对生活环境改善的切实感受和期望。在光明村,一位大爷感慨地说:“这几年村里变化确实大,路好走了,房子也漂亮了,就是希望能多一些休闲的地方,让大伙农闲时有个好去处。”访谈村民,对话干部,队员们当面问、实地看,将大家关于道路、广场、产业发展的朴素愿望和棘手难题一一记录,这些原汁原味的建议成为团队建言献策的坚实基础。
 
图5 实践团成员在麻江县咸宁村开展入户访谈。潘星颖 摄
此次麻江之行,“农村生态文明践行者”实践团深入基层,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题宣讲与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紧密结合,不仅传播了生态文明理念,也深入了解了乡村发展的真实需求和挑战。团队表示,将系统整理调研材料,形成切实可行的建议报告,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乡村生态振兴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校智慧与青春力量。(通讯员 郑华伟 潘梦盈)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