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长安大学赴陕西西安“集料经纬·扫描乾坤”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智造一线,触摸材料未来

发布时间:2025-08-24 关注:

来源:惠佳乐

为深入贯彻交通运输部《“十四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立足“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实践目标,2025年7月14日,长安大学“集料经纬·扫描乾坤”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张雷老师和常郗文老师的带领下,走进陕西交控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展联合工厂参观与技术交流活动,实地感受公路养护升级的最新成果,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此次活动的核心目标是借助实地考察与互动交流,深化学生对公路养护材料领域的认知,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融合。
企业前沿概览,校企对接共研
当日上午,指导老师及实践队一行人抵达陕西交控新材料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及公路养护施工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 CRCC 认证及多项专业承包资质,主营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碳纤维加固系统、土壤固废胶结料等。公司研发部副部长山颖获对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并重点介绍了公司在智慧交通、新型道路材料以及公路养护升级等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规划,彰显了公司对国家公路发展前沿问题的关注。 随后,张雷老师对实践队员的基本情况及“集料千分尺”项目的研究进展做了系统介绍,该项目重点聚焦于国家公路交通领域,有望为国家公路养护及智慧建设作出贡献。针对于国家公路现状及企业生产实际,山部长指出了科研项目就地孵化及控制生产成本等方面的问题,鼓励实践队员脚踏实地,致力于将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利用好“集料千分尺”这把利剑,做到理论、实践并重,科研、实用并举。
 

图1 山部长带领实践团队了解企业
研发转化贯通,产线实景探秘
为了更好地把论文写到祖国公路上,实践队来到陕西交控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山部长以“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为主线,系统介绍了公司从研发到生产的转化过程。目前,公司的主要成果包括:大吨位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成套技术、水性功能涂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土壤固化技术等。其中,大吨位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成套技术在西禹高速 K1037+210 分离式立交等 7 座桥梁加固中应用,相较传统粘贴钢板工艺,作业效率可提高 35 %,单座桥综合造价可降低 18 %。在山部长的讲解下,师生深入公司生产车间一线,参观了公司的多项核心技术与产品应用。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研究的土壤固废胶结材料在鄠周眉高速 6 km 试验段已经投入使用,每公里可消纳建筑垃圾 2 300 t,碳排放降低 58%。生产该材料的干粉车间日产能可达100t,已形成“高掺废、低能耗、高效率的量产能力,是陕西省内道路基层用固废胶凝材料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在数字化技术盛行的今天,公路骨料投放、新材料研究及监测养护等方面也呈现出数字化分析趋势,实践队员的研究项目“集料千分尺”重点聚焦于智慧公路建设,与骨料监测紧密结合,有望在公路数字化养护分析方面作出重要突破。

 
图2 山部长带领实践队参观加固补强材料车间
实践成果丰硕,闭环案例启思
此次实践活动取得了巨大成果,实践队员不仅深入生产一线了解了行业发展现状,还对科研落地转化及联系实际生产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今天看到的不仅是先进的设备,更是‘科研-产业-市场’闭环的鲜活案例。”实践队员王同学在参观笔记中写道。队员文同学在返程大巴上写下:“第一次真切感到,实验室里0.01 g的电子天平,连着的是祖国公路上千万吨级的材料安全。”张雷老师表示,“此次深入工厂一线的实践调研意义重大。它不仅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直观的学习机会,更为推动校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后续将组织同学们把学习成果带回学校,进一步优化“集料千分尺”算法模型,推动校企联合攻关祖国公路难题,助力公路养护数字化升级。”

图3 实践队员在陕西交控新材料有限公司合影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