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心窗引路:以细节传递医学温度,用创新点亮人文关怀

发布时间:2025-08-21 关注:

来源:宁波大学心灵义工之心窗引路人小组

7月6日至8日,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灵义工之心窗引路人”小队走进民康医院、市中医院心理科门诊等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深入观察诊疗流程、细致记录医患互动、深度访谈医护人员及家属,不仅深化了对心理诊疗规范的理解,聆听了患者背后动人的生命故事,更在实践中挖掘并展现了医疗人文的温暖光芒与知行合一的创新探索。
微观视角:捕捉诊疗中的温度刻度
实践团队创新性地以“微观视角”聚焦诊疗中的“非技术性细节”。在市中医院心理科门诊,队员们系统记录医生问诊流程,重点剖析医患沟通技巧,并提炼出人文关怀三要素:环境适配、语言分层、希望维护。陈医生为老年患者轻轻放置靠背椅的贴心之举,成为团队研讨的典型案例,被生动诠释为“环境适配”的典范。
聆听生命:揭开故事背后的坚韧
在民康医院十四病区,队员们通过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与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深入交流,触及了鲜为人知的温暖故事与现实挑战。团队采访了一位19岁患者的外婆。提及外孙,满头银发的老人数度落泪:孩子成绩优异,在高考前夕被突如其来的心理疾病改变了人生轨迹。万幸的是,医院制定的综合康复计划正显现成效,坚持治疗,未来仍可期。
人文之光:藏在细节中的治愈力
实践中,那些看似细微却直抵人心的瞬间尤为动人。在心理科诊室,陈医生面对一位健忘老人,并未直接告知阿尔茨海默症诊断,而是先温和鼓励:“按时服药、适当活动,情况会改善的。”待老人离开,才向家属说明实情并叮嘱照护要点。这种“信息分层”沟通,既守护了患者的希望,又确保了家属的知情准备,深刻诠释了医疗沟通中“如何说”重于“说什么”——维护希望本身即是疗愈。
创新转化:从观察到行动指南
团队创新性地建立了“细节观察日志”,采用“发现—分析—转化”三步法,将临床观察提炼为可推广的人文服务模板。例如,基于陈医生的实践,总结出针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信息分层沟通法”:对患者传递希望,向家属明确实情。通过捕捉、分析细微互动,形成可复制的关怀智慧。
“心窗引路人”小队的实践,以独特视角重新定义了医学人文的深度。从一把悄然放置的靠背椅,到充满智慧的分层沟通,真正的医疗进步不仅闪耀于技术突破,更蕴藏于那些被看见、被珍视的细节暖流之中。这份对医学温度的执着探索与创新实践,正是当代青年学子社会责任感的生动写照。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