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通讯员:李芷钧、彭宏远、谢旻君、陈诺、叶伊雯、彭怡、黄颖)为更好地传承“国学”精粹,厚积人文底蕴,与经典同行,源城区图书馆联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跃而声・乐响广师”志愿服务队,于2025年7月12日至13日在源城区图书馆开展“万绿湖树叶拼诗”“甲骨塑文明,黏土传乡情”两场国学讲堂活动。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美育浸润,以“经典讲解+互动体验+实践创作”的创新形式,让青少年在自然与历史的浸润中感受国学魅力,为文化根脉传承注入青春活力。此次国学讲堂活动由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跃而声・乐响广师”志愿服务队义教组谢旻君、彭怡、叶伊雯、陈诺分别为同学们授课,有60余名同学与家长参与。
“万绿湖树叶拼诗”讲堂中,志愿服务队义教组谢旻君、彭怡聚焦《诗经・蒹葭》,不仅从诗句字面含义延伸至背后的意境联想,结合万绿湖自然风貌展开解读,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文的韵律与画面感;还在互动环节中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探索诗句内涵,通过通俗释义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等经典名句更易被理解,让抽象的诗意变得直观可感。

(图为“万绿湖树叶拼诗”国学讲堂课堂图片)
“甲骨塑文明,黏土传乡情”活动中,义教组叶伊雯、陈诺以“认知+互动+实践”的创新形式,带青少年走进甲骨文世界。不仅生动讲述甲骨文起源——商朝人以符号记事、刻于龟甲的历史,介绍王懿荣揭开甲骨文秘密的故事,还引导孩子们观察“犬”等生活中常见字的甲骨文象形特征,让遥远历史贴近生活;更通过“慧眼识字”环节展示“日、木、火、水”等典型甲骨文,结合图片与视频引导学生发现文字与所代表事物的关联,鼓励分享理解,在互动中体会古人“观物取象”的造字智慧。

(图为“甲骨塑文明,黏土传乡情”国学讲堂课堂图片)
两场国学文化讲堂活动以“国学+实践”形式,架起传统与当下的桥梁,让传统文化化作可触可感的创作体验,深植青少年心中。亲子共参与的活动形式拉近代际距离,让文化传承延伸至家庭,形成“家校社”协同氛围,融入地方元素唤醒青少年对乡土的热爱,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命力。
下一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跃而声・乐响广师”志愿服务队将持续深化“经典+自然+实践”的文化传承模式,以更丰富的创新形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文脉传承持续注入青春力量。

(图为义教组成员与图书馆志愿者以及参与学生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