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开展暑期实践动员大会。此次动员大会聚焦“民宿聚变·空间重构——日照张家台村在旅游业驱动下的空间结构与经济生态优化研究”这一主题,旨在激励大学生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乡村旅游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大会开始首先队长简单介绍实践的背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旅游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日照张家台村,这个原本以渔业为主的小村落,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海滨资源和渔家文化,在旅游业的浪潮中实现了华丽转身。如今,民宿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在村里兴起,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张家台村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民宿布局分散、公共空间不足、产业链不够完善等问题逐渐凸显,制约了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开展本次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为实践动员大会
其次,大会指出此次实践的目标。一方面,团队希望深入了解日照张家台村在旅游业驱动下空间结构的变化情况。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民宿的分布、交通流线的合理性以及公共空间的利用效率,找出空间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另一方面,致力于研究当地经济生态的优化策略。考察民宿产业的经营模式、村民的收入来源以及旅游产业链的完整性,探索如何通过空间重构来促进经济生态的良性发展,实现村民增收和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实践团队还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成长为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青年。

图为队长指明实践的目标
为了确保本次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团队制定了详细而周密的安排。实践分为前期准备、实地调研和后期总结三个阶段。在前期准备阶段,团队成员积极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日照张家台村的基本情况和旅游发展现状。同时,制定调研方案和问卷,准备调研所需的工具和设备。此外,还与张家台村村委取得了联系,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实地调研阶段是本次实践的核心环节。团队将分成若干小组,深入张家台村的各个角落。在民宿调研小组中,成员们将挨家挨户走访民宿经营者,了解民宿的规模、装修风格、经营模式、客源结构以及收入情况等信息。空间结构调研小组对村庄的道路、公共空间、绿化等进行详细的记录。经济生态调研小组则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村民的收入来源、就业情况以及对旅游业发展的看法。后期总结阶段,团队将对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方法,深入剖析张家台村在旅游业驱动下空间结构和经济生态存在的问题。通过数据分析等方式,找出问题的根源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撰写实践报告,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报告将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力求为张家台村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时,通过汇报会,交流实践经验,扩大实践影响。
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社会实践为契机,积极投身到乡村发展的实践中去。他们决心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日照张家台村的空间重构和经济生态优化出谋划策。有的同学表示,将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运用所学的设计知识,为民宿的装修和规划提供创意和方案;有的同学表示,将积极与村民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为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优化策略贡献力量。他们表示,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此次社会实践动员大会的成功举行,为“民宿聚变·空间重构——日照张家台村在旅游业驱动下的空间结构与经济生态优化研究”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全体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本次实践一定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为乡村振兴事业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让青春在实践的舞台上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图为实践队员在校徽石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