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感悟(四)

发布时间:2025-08-13 关注:

来源:“绿芽七彩行·童心筑梦齐”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在本次以“传统文化活态传承”为主题的社会实践中,我承担了团队核心的线上影像资料整理工作,主要负责蒋坤丹主讲人于7月30日下午进行的两次精彩线下活动——“古城Sport·龙城印记”与“执矢投壶·青果遗响”——全程照片的整理。虽未亲临现场,但通过一张张定格瞬间的照片,我得以深度沉浸于传统体育的魅力之中,并深刻认识到线上工作在支撑文化传播、保存集体记忆中的关键作用。
“古城Sport·龙城印记”活动聚焦蹴鞠与足球的历史沿革,以苏超为引。因此,我特别关注那些能体现历史纵深感的画面:主讲人蒋坤丹展示古代蹴鞠图谱与现代足球激烈拼抢场景的对比照片,用以直观呈现运动的古今流变;参与者尝试模仿古法蹴鞠动作时专注或略带生涩的瞬间,生动诠释了古今运动的连接;以及现场展示的苏超相关物件与本地足球文化元素的同框影像,有力支撑了“从世界到地方”的讲述脉络。

“执矢投壶·青果遗响”活动则重在展示投壶这一雅致传统。筛选时,我着重保留那些能传递礼仪之美与器物之精的照片:主讲人示范“揖让而升”的优雅仪态,参与者屏息凝神、专注投掷的沉静侧影,投壶箭矢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的动态捕捉,以及特写镜头下投壶器具上精美的纹饰与历经岁月的质感。这些画面共同编织出一幅古人宴饮习射、修身养性的文化图景。

我深知这些影像不仅是活动记录,更是未来传播与研究的视觉基石。为此,我进行了照片的筛选,适度裁剪以优化构图突出主体、去除干扰元素,如不经意闯入的背景行人、杂乱的边角等操作,力求每张照片清晰、美观、主题突出。尤为重要的是建立规范命名体系:每张照片均按“活动名称/日期/序列号”格式命名,确保后续检索与使用的绝对高效。
影像整理,远非机械劳作,而是一场深刻的文化解码与价值重构过程。面对“古城Sport”的照片,我惊叹于足球从华夏大地上的“蹴鞠之戏”发展为风靡全球的现代运动的磅礴生命力。一张展示古代蹴鞠场景与现代绿茵场上苏超球员奋力拼抢的对比图,成为我理解主讲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理念的绝佳注脚。它无声诉说着:传统并非尘封的标本,而是在与时代的碰撞交融中不断焕新,融入当下生活的血脉。
在整理“执矢投壶”活动照片时,那些展现参与者优雅揖让、专注投掷的瞬间,以及特写镜头下精美绝伦的投壶器具,让我对古人的礼乐精神与生活美学肃然起敬。投壶不仅是一项游戏,更是“发而不中,反求诸己”的君子自省之道,是寓教于乐的文化载体。一张特写照片中,箭矢即将落入壶口的刹那,背景虚化,只余那份凝神静气,仿佛让我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人在宴饮间修身养性、以艺载道的从容境界。我逐渐领悟,传统运动的核心魅力,在于其承载的超越胜负的礼仪规范与精神价值。
这次实践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淬炼与认知升级。面对照片,如何迅速识别关键信息、建立高效处理流程,极大地锻炼了我的信息筛选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极大地拓展了我的知识边界,也让我体会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真谛——唯有深入理解对象,工作成果方能真正传递其神韵。看着精心整理的照片被团队广泛应用,我收获了巨大的价值认同感——虽在幕后,我的工作同样是文化传承链条上坚实而闪亮的一环。
这段在光影方寸间深耕的线上实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文化传承的多元维度与时代要求。整理照片的过程,是将瞬间凝结为永恒、将活动升华为记忆、将具象符号解码为文化基因的过程。我不仅熟练掌握了线上处理、管理、传播影像资料的专业技能,更在触摸蹴鞠的古今脉搏、感受投壶的礼乐精神中,深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独特魅力和当代价值的理解。技术是载体,文化是灵魂。我为自己能运用数字技术,为这些古老运动的当代回响搭建坚实的视觉档案、为团队的传播效力增添力量而感到自豪。这远非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它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寻根,一次能力的淬炼,更在我心中播下了以专业技能助力文化传承、让古老智慧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的种子。未来,我将继续磨砺技艺,以“线上匠心”,持续守护与传递文明长河中的璀璨星光。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