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广播站点聚民心,宣讲赋能推普行 | 长安大学赴云南迪庆“推普云岭行,青春话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顺利进行(三)

发布时间:2025-08-10 关注:

来源:长安大学赴云南迪庆“推普云岭行,青春话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

  为切实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白地乡村振兴,近日,长安大学赴云南迪庆“推普云岭行,青春话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在白地行政村吴树湾开展推普活动。队员们以饱满的热情走进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用实际行动搭建起语言互通的桥梁,让规范字、普通话在乡村沃土中生根发芽。将语言文字工作与乡村发展需求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语言动力。
  耐心访谈聚民心 手册传递通用语
  推普工作的根基在基层,重心在群众。实践队分成多个小组,对村民进行推普宣传。“大爷,您平时和外地来的商贩交流时,是不是觉得有些词说不清楚?”“小朋友,在学校里老师用普通话讲课,回家后和家人沟通习惯用方言吗?”通过交流,村民们欣然接过了队员们发放的推普宣传手册并在队员的帮助下阅读。手册内容涵盖政策法规、学习平台、典型事列等实用内容,帮助村民快速掌握基础普通话表达,打通信息获取的语言壁垒。
  广播聚民观影片 宣讲赋能强意识
  为扩大推普覆盖面,实践队与党支委沟通,在村内开展推普宣传广播。推普广播从与村民息息相关的问题讲起,用村民听得懂、喜欢听的话语讲述推普和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
  实践队员邀请村民前往党支部委员会观看乡村振兴主题电影《幸福核桃》。夜幕降临,党支部委员会的会议室里早早聚集了前来观影的村民,电影中“乡村带头人用普通话对接资源、带领乡亲们发展产业”的剧情,引发了在场群众的强烈共鸣。
  观影期间,实践团成员趁热打铁开展推普宣讲。宣讲以“普通话如何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结合电影情节与当地案例,生动阐释了普通话在促进农产品外销、吸引外来投资、提升村民文明素养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原来学好普通话,不光能方便交流,还能帮咱把土特产卖得更远!”村民们纷纷表示,将主动学习普通话,用语言钥匙打开致富之门。
  站点互动强实践 深耕细作促长效
  以使普通话更地气,更具实效为目标,实践队还在党支部委员会设立了“推普服务站”,通过“普通话读音闯关”“语段朗读”等趣味小游戏,村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比拼发音、积累词汇。队员们还现场示范发音,纠正易错字词,用耐心与真诚消除村民对说普通话的畏难情绪,让规范用语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此外,站点还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针对村民提出的发音困惑、用词难题,队员们逐一解答,帮助大家解决实际沟通中的障碍。村民大姐笑着说:“以前总觉得说普通话不好意思,今天在这儿玩着玩着就学会了几句,以后得大胆说、好好学!”
  语言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此次推普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乡村地区普通话应用水平,更将语言推广与乡村振兴的时代需求紧密结合,为构建城乡语言互通、文化共融的发展格局贡献了青春力量。实践队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关注乡村语言需求,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方式,让普通话走进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语言之力。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