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学子调研社区:探寻红色文化在基层的 “落地密码”
时间:2025-07-31 17:03:13 关注:
“阿姨,您觉得社区红色活动哪种形式更吸引人?”“大爷,您知道咱们社区有哪些革命老故事吗?” 近日,西南石油大学 “炽热红色革命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 走进社区,开展为期 7 天的红色文化传承调研活动,通过问卷、访谈、座谈等形式,探寻红色文化在基层社区的传承路径。
聚焦 “最后一公里”:社区传承有痛点
“我们每月都会组织红色电影放映,但年轻人来得很少。” 将军社区居委会主任的一句话,道出了基层红色文化传播的普遍困境。实践队通过对 120 位居民的问卷调研发现,社区现有活动中,68% 的青少年认为 “形式老旧、缺乏互动”,52% 的中年居民因 “工作忙” 从未参与,而 83% 的老年人则希望多些 “本地革命故事分享”。
在社区文化广场,实践队员看到,红色宣传栏内容多为理论宣讲,鲜有人驻足;“老党员讲党史” 活动虽定期开展,但听众多为退休人员。“红色文化要走进生活,不能只靠‘单向灌输’。” 实践队队长说,调研中发现的 “活动与需求脱节”“资源联动不足” 等问题,成为红色文化扎根社区的主要障碍。
联动 “馆区社”:探索传承新路径
为破解困境,实践队联动成都人民公园辛亥保路运动遗址、古城红色文化博物馆,为将军社区量身设计 “红色传承方案”。“我们希望把博物馆的专业资源请进来,把社区居民带出去。” 队员介绍。
方案提出,由古城博物馆每月向社区提供 “流动展览”,派讲解员开展 “微讲座”;社区则组织居民参观人民公园红色遗址,形成 “实地研学 + 社区分享” 闭环。针对不同群体,还设计了分层活动:为青少年打造 “红色闯关游戏”,将革命历史融入社区场景;为老年人开展 “红色记忆征集”,整理口述史;为中年人推送 “1 分钟微课堂”,链接革命精神与现代生活。
扎根基层显担当:青春力量助传承
“这次调研让我明白,红色传承不是简单的‘讲历史’,而是要找到与群众生活的连接点。” 实践队员在日志中写道。7 天里,队员们走访社区角落、访谈居民 23 人、整理建议 18 条,形成的《将军社区红色文化优化方案》被社区采纳,部分活动计划于 8 月落地。
将军社区居委会为实践队出具的鉴定中提到:“学子们的建议接地气、可操作,为社区红色文化建设注入了青春智慧。” 西南石油大学指导教师表示,实践活动既让学生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也为基层红色教育提供了青年视角,实现了 “实践育人” 与 “服务社会” 的双赢。
如今,将军社区的凉亭里,老党员正与实践队员聊起当年的故事;微信群中,“红色微课堂” 试点推送获得点赞无数。红色文化在青春力量的助力下,正从 “宣传栏” 走进 “生活圈”,在基层社区绽放新的生命力。
作者:卢姝伶 来源:大学生之声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