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球变大,星星就逃跑啦!” 图书馆里吹气球,孩子秒懂宇宙膨胀奥秘
时间:2025-07-27 21:09:26 关注:
“气球变大,星星就逃跑啦!”图书馆里吹气球,孩子秒懂宇宙膨胀奥秘
——披星戴梦实践团创新科普形式,让天文知识“触手可及”
“用力吹!看,气球上的‘小星星’是不是跑远啦?”7月23日下午,在江苏省徐州市连云港市赣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金陵路图书馆一楼,团队成员吴昕琪举着一个正在被吹胀的气球,上面粘贴的彩色小圆点(代表星系)随着气球膨胀而彼此远离。围观的孩子们瞪大眼睛,恍然大悟:“原来宇宙变大,星星就会‘逃跑’!哈勃定律真神奇!”阵阵欢快的笑声和惊叹声,让安静的图书馆一角充满了科学探索的活力。
当天下午三点至六点,披星戴梦社会实践团队赣榆分队在图书馆内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童心探宇宙”公益科普活动。从PPT里的星辰奥秘,到“吹气球”演绎深奥宇宙理论,再到望远镜“实战”观测,三个小时的沉浸体验,将抽象的天文知识化作了孩子们可听、可做、可看的“身边科学”。
PPT里的星际穿越:神话与科学的桥梁
活动室内光影交织,团队成员何政轩的PPT引领孩子们开启“星际穿越”。他巧妙地将“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与现实中两颗恒星间遥不可及的真实距离相对比。“想象一下,如果牛郎想给织女发个微信,信号要跑16年才能到!”生动的比喻引来孩子们一片惊讶的“啊?”声。随着屏幕上闪过清晰的土星光环、木星云带图片,配合何政轩深入浅出的讲解,太阳系家族的“成员们”不再遥远。“原来木星是个‘大胖子’,身上还有‘大风暴’!”同学们兴奋地指着屏幕说道。何政轩笑着总结:“神话很美,但科学能带我们认识更真实的宇宙邻居。”
“吹”出来的宇宙膨胀:气球实验点燃思维火花
知识讲解后的动手环节成为理解深奥概念的“钥匙”。吴昕琪精心设计的“吹气球模拟哈勃定律”小实验,成为了全场焦点。她指导孩子们在未吹起的气球上粘贴代表不同星系的彩色圆点。“大家准备好,见证宇宙膨胀的时刻到了!”随着吴昕琪和孩子们一起用力吹气,气球迅速胀大,上面的“星系”点之间距离明显增大。“哇!真的跑远了!”“我的‘星星’和你的‘星星’分开了!”孩子们瞬间理解了“宇宙膨胀导致星系相互远离”的抽象概念。这个简单却极具启发性的实验,让“哈勃定律”这个专业名词,变成了孩子们口中“气球变大星星逃跑”的生动记忆。
明信片寄情思,望远镜“实战”练眼力
在孩子们还沉浸在宇宙膨胀的奇妙中时,实践团成员们送上了印有璀璨星云和行星图案的天文明信片。孩子们或执笔描绘心中的外星世界,或认真写下稚嫩而真挚的祝福:“希望有一天能坐飞船去看真正的星星”、“祝奶奶身体健康,像地球一样永远转下去”。一张张承载着童真梦想与温情的卡片被小心收藏。
与此同时,图书馆外的空地上,一场“实战”观测正在进行。团队成员李昆航并未急于让孩子们看遥远的天体,而是先用入门级天文望远镜对准了图书馆对面的建筑。“大家看,先要学会‘瞄准’地面目标。”他耐心讲解望远镜的组装、寻星镜校准和调焦方法。孩子们轮流操作,当对面楼宇的窗户在目镜中从模糊一片变得清晰可辨时,兴奋的叫声此起彼伏:“我调清楚啦!能看到对面窗户上的花纹了!”“原来调焦要这么细心啊!”这堂“脚踏实地”的观测入门课,为孩子们日后探索星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光影为证:青春播撒科学星火
活动尾声,孩子们与实践团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在图书馆门前,以刚刚“征服”了地面目标的望远镜为背景,留下了充满成就感的灿烂合影。
“用吹气球解释宇宙膨胀,用望远镜看大楼练基本功,就是想让最深奥或最基础的知识都变得‘触手可及’。”团队成员吴昕琪谈起实验设计的初衷,“看到孩子们瞬间领悟时发光的眼睛,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负责望远镜实操的李昆航补充道:“天文观测第一步是熟悉设备。让孩子们亲手调清对面楼宇,比直接看月亮更能建立信心和掌握方法。”
社区总负责人对活动赞不绝口:“‘披星戴梦’团队把高深的天文知识‘拆解’成了孩子们能理解、能动手、能兴奋参与的游戏和实验。这种创新的科普形式,把文明实践中心变成了激发科学兴趣的‘第二课堂’,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润物无声。”据悉,该团队将持续在赣榆开展系列科普活动,让探索科学的星火在更多孩子心中燎原。
作者:李昆航 来源:原创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