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2025安徽师范大学生环赴芜湖市十里江湾“江湾物语”湿地植物生态调研与教育实践团队迎来工作的收尾部分——植物图鉴展示。经过多日细致打磨,团队完成了常见植物图鉴的排版优化与内容核校,确定最终模板并完成全部编排工作,为后续成果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常见植物图鉴封面。通讯员张志羽供图)
回溯调研历程,团队成员曾顶着夏日暑气深入十里江湾,完成了共30种植物的野外采集、标本压制与信息记录,为图鉴编撰积累了第一手素材。而此次图鉴优化工作,更是团队对“科学性”与“美观性”的双重追求。
芜湖十里江湾,这个在本世纪初还是非法小码头林立的环境治理“老大难”区域,现在却也绿树成荫、生机勃勃。望着亲自拍摄的植物图片被汇集到一起,团队成员感到由衷的兴奋。
在内容层面,团队对前期收集的植物图片与分类信息进行“地毯式”再核实。从叶片形态、花朵特征到生长环境,成员们对照植物志文献反复校验,确保每种植物的拉丁学名、科属分类、生态习性等信息准确无误,力保图鉴的科学严谨性。

(成员完善常见植物图鉴。通讯员于梦娜供图)
在呈现层面,团队聚焦排版优化,通过调整图文比例、统一字体风格、设计分区标识等方式,让植物图片与文字说明搭配更协调,既突出植物的自然美感,又方便读者快速获取关键信息,使图鉴兼具学术价值与科普观赏性。

(常见植物图鉴内页。通讯员张志羽供图)
目前,团队已初步完成涵盖了47科136种植物的图鉴工作并正式发往李治中老师处进行进一步核实鉴定。136种植物组成的大家庭,就是对芜湖长江岸线专项整治工作成果的无声证明;是湿地生态恢复的自然选择。团队成员表示,将根据反馈意见做好最后完善,期待这份凝聚着汗水的图鉴能成为展示十里江湾生态多样性的“可视化名片”,为湿地保护宣传与生态教育提供有力支撑,让更多人了解湿地植物的独特魅力,共同守护江湾的生态之美。
文/斯比努尔·买合木提 徐志远图/张志羽 于梦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