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电”亮实践路——太华烽烟,江南丰碑

时间:2025-07-15 17:38:38 关注: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
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
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2025 年暑期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学子
奔赴祖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
用实际行动上好社会实践这门“必修课”
 
         青山铸忠魂,旌旗映丹心。盛世忆先烈,薪火永相传。
         在此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之际,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红色故事青年说”社会实践团队南京红青二分队怀着崇敬之心,于7月4日来到了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回顾革命历史,感悟红色精神。
         宜兴市太华镇曾是抗日战争后期苏浙皖边区的革命根据地,是苏南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指挥中心,被称为“苏南小延安”。这里全方位、多角度再现了以太华山区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斗争和新四军根据地建设的峥嵘岁月,已成为宜兴红色教育的一张名片。
 
        
队员在纪念馆外合影
 
 
一寸山河一寸血,万千儿女万千军
         团队成员踏入纪念馆,走进宽敞的序展大厅,中央站立着粟裕、王必成、叶飞、陶勇、钟期光等高大伟岸的新四军将领群雕像,以茫茫太华山巨幅竹海画面为背景。在以翠竹苍山为底色的巨幅画面上,“红色太华山,苏南小延安”十个鲜红大字格外夺目,大气磅礴,震撼人心。
 
 
队员在纪念馆大厅合影
 
 
弯弓射日到江南,铁血儿女鏖战激
         奉中共中央指示,从1938年四月起,新四军先遣支队挺进江南敌后,采用伏击、袭击等方式与装备先进的日伪军展开搏斗,高举统一战线伟大旗帜,深入发动群众,并以严明纪律、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精神,获得了苏南人民的爱戴。
 
 
队员参观新四军武器装备等物品
 
清乡扫荡敌凶残,浴血苏南百战艰
         队员们来到展厅的第三部分,了解到1941-1943年日伪对苏南地区“清乡”“扫荡”的暴行,无不为之愤怒、感伤。虽然苏南革命形势日益严峻,但在新四军与人民群众的艰苦斗争下,终于在1943年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使苏南抗战出现新的一面。
 
 
队员瞻仰革命英烈名单
 
军民鱼水情真切,血肉长城谁能敌
       “军爱民,民拥军”,是纪念馆展陈内容的一条主线。1943年10月,新四军十六旅移驻在太华襄阳村没多久,苏皖区党委机关、苏南行署以及野战医院、被服厂、军械修理所等都先后移驻太华各山岕村庄。新四军北撤后的留守江南部队,也在太华山区开展游击战。在与日伪顽和国民党反动派血与火的搏斗中,新四军与边区的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留下了军民鱼水般关系的感人故事。
 
 
队员讲解太华山新四军革命事迹
 
         新四军苏南抗日根据地经历了日伪扫荡、皖南事变,面对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不畏强敌,表现出惊人的大无畏精神,使得太华山这一星星之火,与全国各地的共产党人一同将自由之花散播全中国,为抗战胜利与全国解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聆听到讲解,从理论到实践,作为新一代红色青年,队员们深感责任深重,传承太华山革命精神,肩负时代担当,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发扬红色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接续奋斗。
 
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红色故事青年说”南京二分队 来源:“红色故事青年说”南京二分队新闻稿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