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科技大学北疆青锋能源报国实践团走进西湾露天煤矿,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先后深入维修中心、水处理厂和变电站,近距离接触煤炭生产一线设施,探寻能源保障的 “密码”。
在维修中心,实践团成员们被眼前庞大的 XDE240 型矿用自卸车震撼。这台 “巨无霸” 静静停驻,黄色车身在厂房灯光下格外醒目,“车行万里路,走好每一步” 的标语传递着安全生产理念。实践团成员围绕车辆仔细观察,向煤矿技术人员请教设备日常运维、故障检修要点,了解先进矿用设备如何保障煤炭高效运输,感受煤矿智慧维修体系的力量。
随后,实践团来到水处理厂。在这里,成员们见证了煤矿水资源 “循环之旅”。技术人员详细讲解矿井水收集、净化、复用流程,从污水进厂到清水输出,一套套设备有序运转,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实践团成员积极提问,探讨煤矿节水治污与绿色发展的关联,深刻认识到能源企业在生态保护中的责任与努力。
最后一站是变电站,稳定的电力供应是煤矿生产的 “心脏”。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实践团了解变电站设备布局、电力调度原理,学习煤矿如何保障生产用电安全可靠。成员们结合专业知识,思考智能电网技术在煤矿的应用前景,探索能源领域 “产 - 供 - 用” 协同创新路径。
此次实践,西安科技大学北疆青锋能源报国实践团以一线调研为契机,将理论知识与能源生产实践深度融合。成员们在维修中心触摸设备 “脉搏”,在水处理厂洞察生态 “智慧”,在变电站探寻电力 “引擎”,不仅深化了对煤炭行业的认知,更坚定了能源报国的理想信念,为未来投身能源领域创新发展积蓄力量,也搭建起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共促能源产业绿色转型的实践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