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浙江万里学院凤鸣山海暑期实践队深入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探访网络文学众创空间,解码畲乡文化“破圈”的创新密码。
破圈”逻辑:从书斋到千万屏 众创空间创始人牛凳向实践队揭示了独特路径:“我们以‘文学夜话’为原点,通过诗乐夜、主题沙龙等活动层层裂变,最终在大型漫展引爆——让文学真正走出书斋,融入市集。”他举例,如爆款游戏《梦三国2》将畲族三公主形象、彩带纹样融入游戏皮肤,当杭州少年在游戏中追问“popo仔”宠物来历时,畲族传说便随电竞传入千万屏幕,“这种传播效果远超教科书”。实践队由此深刻洞察到“非遗+数字载体”蕴含的巨大传播张力。
文学夜话:县城写作者对话名刊编辑 当晚,实践队沉浸式参与了众创空间第25期“文学夜话”——“边缘的星火:文学编辑对话县城写作”。《西湖》杂志编辑李璐、《文学港》编辑朱夏楠、《野草》编辑赵斐虹三位资深编辑,与众多景宁本土文学爱好者、写作者围炉夜话。“县城蕴藏着未被充分书写的真实中国。”编辑们分享了前沿的文学观察。现场气氛热烈,多位景宁写作者踊跃提问,聚焦创作困惑与投稿渠道。三位编辑耐心解答,从选题方向到投稿技巧,为扎根基层的创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投稿指南”和创作激励。
双创意涵:小地方孕育大创意 次日,实践队还探访了爆款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时思寺。从游戏对畲族图腾的活化利用,到文学夜话对民间创作力量的深度挖掘,景宁的实践生动证明:小县城同样能迸发大创意。通过“网络文学+”与数字技术的赋能,景宁正以创新思维打通传统与现代,让畲乡文脉在更广阔的空间“破圈”生长,为民族地区文化双创提供了充满活力的“景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