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工坊传非遗 巧手助残暖意浓
——浙江万里学院“巧手筑梦队”阳光工坊实践纪实
2025年7月3日至4日,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巧手筑梦队”走进宁波市鄞州区明楼街道阳光工坊,开展“香囊沁心·漆扇传艺”非遗助残实践活动。活动创新采用大学生主讲授课、非遗传承人现场技术指导的形式,探索“非遗+助残”融合路径。

经明楼街道“哈喽@非遗”阳光助残项目主理人、阳明心香传承人谢伟英前期系统培训,浙江万里学院学生高雪担任主讲“讲师”,为阳光工坊的残疾人学员带来沉浸式非遗体验。课堂上,高雪清晰阐释了非遗驱蚊香囊的传统文化内涵与药用原理(精选艾叶、冰片、丁香等十味药材),并拆解了漆扇制作中水漆交融形成独特水墨纹理的核心技艺。她通过规范的步骤演示,引导学员掌握操作要领。

为确保技艺传授的专业性,谢伟英老师全程在场进行技术督导。她密切关注操作细节,对药材配伍比例、漆液配比等关键环节即时校准指导,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在动手制作环节,“巧手筑梦队”成员分组为学员提供耐心细致的实践辅导。

活动现场,学员们专注投入。一枚枚散发着清幽药香的驱蚊香囊逐渐成型,一柄柄空白扇面在漆液中浸染提转,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水墨艺术效果。活动有效提升了学员的动手能力,加深了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实践队指导老师蔡佩佩表示,此次活动是青年学子发挥专业所长服务社会的有益尝试。通过大学生主导教学、传承人技术把关、团队协作支持的实践模式,不仅成功传递了非遗技艺,更切实赋能了残疾人群体。未来,“巧手筑梦队”将持续深化此类活动,拓展非遗助残的广度和深度,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和非遗文化传承注入青年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