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农民画文创设计研究为核心的实践活动正式开展。此次实践依托自治区级大创项目“广西少数民族农民画文创产品设计研究”,聚焦农民画文创转化,通过为期两个月的系统性实践,挖掘侗族农民画艺术价值,助力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
实践活动分四阶段有序推进。7月1日至12日,实践团队深入三江农民画创作基地、侗族村寨及文旅市场,走访三江侗画馆、独峒农民画博物馆,与农民画传承人、场馆馆长及当地村民深入交流,细致记录农民画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与传承现状,重点观察创作技法、题材表现,以及侗族建筑、民俗活动等画作核心元素。期间,团队成员每人完成30份覆盖各年龄段的问卷调查,全面收集创作群体诉求与市场需求。
7月12日至30日,实践进入文创产品创作与完善阶段。团队先对三江县城旅游商品市场现有农民画文创产品展开调研,与店主、游客沟通,分析产品在文化呈现上的优缺点及市场对文化内涵的需求。随后整理调研数据,召开研讨会确定设计方向,结合农民画艺术特征与侗族文化内涵,分工完成装饰类、生活类等系列文创产品的设计制作。
8月1日至25日,活动同步推进线上推广与成果整理。团队拍摄文创产品高清实物图、录制创作过程视频,撰写深度文案,在微信、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推广,设置线上展示专区,引导用户互动并收集改进建议;同时汇总数据与反馈,召开总结会梳理经验问题,整理调研资料、设计手稿等,撰写含艺术分析、市场需求及产销建议的实践报告。
此次实践以“艺术+民俗”融合设计、跨专业协作、“画家-村民-游客”协同参与为创新点,预期将形成完整调研资料、系列文创产品与专业实践报告,提升农民画及文创产品影响力,推动其从非遗符号转化为乡村经济新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作者:张贺贻 刘钰 黎予婕 梁冰冰 韦明佳 李可睿 杨琰心 梁心雨 杨雀 李欣津 颜尔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