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油学子赴乡野,筑牢防诈“防护网”;青春力量入基层,守护银发“安全线”
发布时间:2025-08-29 关注:
来源:桂子兴乡实践队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文件精神,2025年6月24日至6月28日,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桂子兴乡”基层志愿服务队怀揣着使命与担当,联合新桥村村委会展开了一场面向中老年群体的预防诈骗宣讲活动。
随着智能手机在农村老年群体中的不断普及,养老诈骗,保健品骗局,等不法行为时有发生。此活动旨在切实提升老年群体的防诈“免疫力”,守护老年人的幸福晚年,让乡村振兴的成果转化为老年人实实在在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桂子兴乡”基层志愿服务队来到新桥村,通过走访调查、发放问卷和观察法了解到村子里老人较多,多数受教育水平较低,且有一定存款积蓄,容易受诈骗威胁。为了保障村里老人的财产安全,团队召开会议讨论,策划出一次老年人防诈骗宣讲活动。当天下午,团队在自习室集中制作宣讲的材料,包括查找资料、制作宣讲ppt、撰写演讲稿、准备发放的生活物资等等。宣讲策划案以老年人可能接触到的五种常见诈骗手段为切入点,辅以真实案例进行讲解,旨在提升老年人对于防诈的意识和对活动的印象。6月25日,团队再次来到新都区桂湖街道新桥村,与村委会取得联系,召集村上的老年人,提前一个小时布置场地,准备宣讲活动。
6月27日上午,成都市新都区新桥村村委会活动室里格外热闹。西南石油大学“桂子兴乡”基层志愿服务队的大学生们,带着精心准备的课件和满满的关怀,为村里的老年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盛宴”——老年人防诈骗宣传。
活动伊始,实践队员们用亲切的问候迅速拉近了与爷爷奶奶们的距离。防诈骗宣传是今天的重头戏。队员们没有照本宣科,而是通过生动易懂的PPT,结合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把复杂的诈骗手段“翻译”成老人能理解的语言。队员邓正林分享了自己家人上当的经历:“我的外公外婆就因为低价旅游这一诈骗陷阱去了三亚,被宣传、洗脑、引导消费买回来一个三四千的劣质锅。”这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故事立刻引起了老人们的共鸣和警惕。大家纷纷点头,有的还小声讨论起自己或邻居遇到过的类似情况。队员们耐心地剖析了冒充亲友、保健品推销、低价旅游等常见骗局的特点,反复叮嘱老人们“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防骗口诀,提醒他们遇到拿不准的事情一定要多和子女商量或直接报警。
两个多小时的活动逐渐接近尾声。为了感谢叔叔阿姨们的热情参与和认真学习,志愿队员们为每位老人送上了一份小小的心意——一盒新鲜的鸡蛋。捧着沉甸甸的鸡蛋,老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纷纷向队员们道谢。
伴着老人们的感谢声和告别声,“桂子兴乡”基层志愿服务队在新桥村的这场特别的“青银对话”圆满结束。大学生们用知识和热情,为乡村老人筑起了一道防诈的安全意识墙。
此次反诈宣传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青年学子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志愿者们走出校园,走进乡村,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社会服务,在课堂外读懂国情民情,在助力"平安中国"建设的同时,也深化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这才是青年成长最生动的教科书。同时,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学生群体不仅成为反诈行动的传播者,让村民增强了自主防范意识,更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了自我教育,诠释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彰显了青年的担当和自信以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构建和谐安全的网络环境贡献青春力量。
文:吕文博 邓正林 张蕴晴 王鑫雨
图:梁媛淇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