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德化经济发展要紧紧抓住陶瓷这一支柱产业,结构调整要围绕特色来优化”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中国白·德化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部署,近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瓷之以恒”实践队赴泉州德化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实地走访了德化传统古窑址,参观了现代陶瓷工厂和龙头企业,深入了解从传统手工制瓷到现代化生产的工艺传承与创新。通过访谈非遗传承人、体验拉坯技艺、调研陶瓷产业发展现状,实践队切身感受习近平总书记"要保护好传统工艺,传承好陶瓷文化"的深刻内涵,为探索传统工艺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领袖足迹:忆往昔殷切嘱托看今朝创新发展
1996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德化调研时,曾深入协发建白瓷有限公司(陆升集团前身)考察,对企业发展提出殷切期望。2001年4月19日,已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再次来到德化调研,为陶瓷业发展指明方向:"要紧紧抓住陶瓷这一支柱产业,结构调整要围绕特色来优化,并不断向工艺县发展。"二十余年后,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瓷之以恒"实践队循着领袖足迹,走进这家已发展为国际化陶瓷龙头企业的陆升集团。在调研中,队员们参观了企业现代化的智能生产线,了解到其产品已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企业讲解员介绍,陆升集团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年产量达两千八百万件,正是对总书记当年"立足特色、创新发展"嘱托的最好践行。
陆升集团创始人和总书记合照
陆升集团现代化工厂
基层践行:镇长重温领袖寄语书记严明调研纪律
在实践队与当地村干部的开营仪式上,德化县三班镇镇长深情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德化陶瓷产业的殷切嘱托,随后,蔡径村党支部书记徐琼英结合基层工作实际,重点强调了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性,要求实践队成员在调研过程中严守纪律、力戒形式主义,以务实作风深入群众、服务乡村。实践队队员们深受触动,纷纷表示将珍惜此次实践机会,在调研中锤炼作风,在服务中增长才干,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
村书记向实践队员强调纪律
实业兴村:小车间承载大梦想家门口铺就致富路 在蔡径村党支部书记徐琼英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了其创办的福兴茗玉瓷工厂。车间内,工人们正专注地进行拉坯、修坯、施釉、烧制等工序,每一道流程都井然有序,展现出德化陶瓷精湛的传统工艺与现代生产的高效结合。村书记介绍道,创办这家工厂不仅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要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的嘱托,更是践行"服务基层、造福群众"的初心使命。通过发展陶瓷产业,工厂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家庭增收致富,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队员们深刻感受到,这正是基层干部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重要指示的生动写照,也为其他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工厂工人正在专注修坯
古窑新生:月记窑火传薪火匠心永续守文脉 在走访蔡径村期间,村书记特别带领实践队参观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月记窑"遗址。这座依山而建的龙窑全长十多米,褐红色的窑身如巨龙盘卧,7个窑门、33级阶梯与33个窑目错落分布,见证了四百年来无数匠人添柴烧窑的辛勤身影。村书记介绍,月记窑采用传统柴烧工艺,窑温最高可达1400多摄氏度,每次烧制需持续60小时,再经三天自然冷却方能开窑,村书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我们守护月记窑,不仅是保存一段历史,更是传承生生不息的陶瓷精神——那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薪火相传的文化自信。在她的讲述中,队员们深刻感受到,正是这种对传统的敬畏与坚守,让德化陶瓷在创新发展中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文化底蕴。
实践队员在月记窑的合照
通过此次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德化陶瓷"传统与创新并重,文化与产业共荣"的发展之道。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在新时代征程中传承匠心、勇担使命,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