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这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镌刻着无数革命先辈奋斗的足迹。近年来,阜阳市以红色资源为根基,以创新传承为路径,通过保护红色遗址、讲好红色故事、开展特色活动等举措,让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激励着全市人民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奋勇前行。2025年8月3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一路向红·青春解读”红色精神寻访团踏上了阜阳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三下乡” 活动。
守护红色印记,筑牢传承根基
阜阳境内拥有众多红色遗址遗迹,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红色基因的“活化石”。为让这些珍贵的红色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阜阳市对魏野畴烈士陵园、四九起义纪念馆、小张庄纪念馆等红色地标进行系统修缮和提升,完善展陈内容,优化参观环境。其中,四九起义纪念馆通过新增实物展品、复原历史场景、增设互动体验区,生动再现了1928年阜阳四九起义的壮阔历程,让参观者直观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此外,当地还建立红色文物数据库,对散落的革命文物进行抢救性征集和数字化存档,确保红色记忆不被遗忘,为红色基因传承筑牢物质基础。2025年7月1日,寻访团来到了这些红色地区。

(图为四九起义纪念馆)
创新传播方式,让红色故事“活”起来
“四九起义中,年仅24岁的周传业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始终坚贞不屈……”在阜阳某小学的“红色故事会”上,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着革命先烈的事迹。魏野畴纪念馆位于临泉县老集镇,分7个单元,运用现代展陈理念展示了魏野畴烈士短暂而辉煌的一生。这是阜阳市创新红色传播方式的一个缩影。

(图为魏野畴纪念馆) 针对不同群体,阜阳推出“定制化”传承方案:面向青少年,开展“红色课堂进学校”“红色研学实践”等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红色场馆,担任“小小讲解员”,让红色故事在互动中入脑入心;面向党员干部,打造“重走革命路”党性教育路线,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党员在实地感悟中锤炼初心;面向普通群众,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邀请老党员、老战士讲述亲身经历,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拉近红色历史与大众的距离。 同时,阜阳还借助新媒体平台,制作“红色阜阳”系列短视频、动漫,开设“云端红色展馆”,让红色故事突破时空限制,触达更多人群。
传承精神力量,赋能发展实践
红色基因的传承,最终要体现在推动发展的实践中。阜阳将红色精神与城市发展、民生改善相结合,让红色基因成为干事创业的“动力源”。在乡村振兴战场上,党员干部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带领群众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打造了一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在基层治理中,社区工作者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指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红色基因在服务群众中彰显温度;在企业发展中,不少企业家汲取红色精神养分,践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推动企业与社会协同发展。
如今,红色基因已深深融入阜阳的城市肌理,成为激励全市人民拼搏奋进的精神密码。从红色场馆里的驻足沉思,到街头巷尾的红色宣讲,再到各行各业的实践担当,阜阳正以实际行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建设现代化美好阜阳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寻访团的队员们在此次实践中,学在日常,感在心里。他们纷纷表示将不负韶华,把青春的汗水与奋斗的火种播撒在传承红色基因的伟大事业中;用担当和智慧谱写青春新序曲,传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