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三下乡

蒙城烈士陵园:老建筑里的新故事

发布时间:2025-08-14 关注:

来源:过赵

蒙城烈士陵园里的那栋青砖小楼,最近多了不少年轻访客。作为 1958 年建成的烈士事迹陈列馆,它曾因展陈陈旧、设施老化,让年轻人望而却步。而现在,经过半年的修缮改造,这里成了 “网红打卡地”,周末日均接待量比以前翻了三倍。
 
“您看这个 VR 设备,戴上就能‘穿越’到 1948 年的蒙城战场。” 工作人员指着新安装的互动装置介绍。屏幕上,解放军战士冒着炮火攻城的场景栩栩如生,参观者还能通过手柄 “参与” 战斗部署。这个由本地企业捐赠的数字展项,是陵园 “科技赋能红色教育” 的尝试之一。
改造后的陈列馆,保留了原有砖木结构的历史风貌,却在展陈方式上玩出了新花样:老照片旁多了二维码,扫码就能听背后的故事;玻璃展柜里的军装,通过 AR 技术能 “穿” 在参观者身上,直观感受当年的装备条件。
 
陵园西侧的老围墙也有了新变化。原本斑驳的墙面被改造成 “英雄墙”,上面镶嵌着 156 块烈士事迹铭牌,每块铭牌都能发光发亮。“晚上来看特别震撼,像一片星空。” 住在附近的居民刘阿姨说,现在饭后散步都爱来这里,“给孙子讲讲哪位烈士是哪年牺牲的,孩子听得比在学校还认真”。
这次改造特意保留了围墙顶部的弹痕,施工队负责人说:“这些真实的伤痕是最好的教材,我们用特殊材料加固了,让它能再挺几十年。”
 
在烈士墓区,新铺设的渗水砖解决了雨天泥泞的老问题,每条墓道旁都增设了休息长椅。“以前来祭扫,老人走累了没处歇脚,现在方便多了。” 前来祭奠父亲的 72 岁老人陈建国说。陵园还为 12 位无名烈士立了新碑,碑上刻着 “无名英雄永垂不朽”,常有市民自发前来献花。
 
最让人暖心的是新增的 “烈士家属服务站”。在这里,工作人员帮烈士后代查找档案、修复老照片。河南的王女士专程来为爷爷寻找战友,“爷爷牺牲时我爸才 3 岁,连一张照片都没有,多亏他们找到了当年的战报,让我们知道了爷爷牺牲的具体地点” 。服务站墙上的心愿贴上,写满了家属的感谢:“谢谢你们让英雄不被忘记”。
 
陵园管理处的公示栏里,贴着下半年的改造计划:要给老槐树加装保护围栏,要整理出烈士事迹连环画。这些细微的变化,让这座老陵园既守得住历史的厚重,又跟得上时代的脚步,就像门口那副对联写的:“青砖刻史,英名不朽;新枝展绿,精神长青。”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