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三下乡

彭城夏日里的红色追寻: 与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的 “初心之约”

发布时间:2025-08-08 关注:

来源:薪火沿途淮海逐光团队

  七月的彭城,骄阳似火,却燃不过青春追寻红色足迹的热忱。2025年7月15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红色星火”志愿服务队的5名学生,怀着崇敬之心奔赴徐州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为主题,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的红色研学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既是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更是一堂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课,让青春在红色传承中汲取奋进力量。

  图为“红色星火”志愿服务队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前整齐列队摄影:朱远航
  初见:仰望丰碑忆峥嵘
  下午2点半,学生们准时抵达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刚走进园区,苍松翠柏间矗立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便映入眼帘,塔身“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九个金光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庄重肃穆的氛围瞬间让大家沉静下来。服务队的同学们身着统一的红色志愿马甲,手持小白花,在纪念塔前整齐列队。“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战役,这场战役历时66天,歼敌55万余人,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胜利……”

  图为前往观看淮海战役烈士英名录摄影:朱远航
  聆听:英名背后的赤诚
  之后来到了淮海战役烈士英名录长廊。长廊内,密密麻麻的名字镌刻在黑色石碑上,从将军到士兵,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段不朽的青春。“这里共收录了31000余名烈士的姓名,他们中最小的只有16岁。”其中一块石碑说,“这位叫‘王二小’的烈士,牺牲时还不到18岁,他在战斗中用身体堵住敌人的枪眼,为战友争取了时间。”
  同学们纷纷驻足凝视,有的轻轻抚摸石碑上的名字,有的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来自其中一位同学红着眼眶说:“以前在课本里学淮海战役,总觉得离自己很远,今天看到这些名字,才真正明白‘胜利来之不易’四个字的重量。”在“用铁锨战斗到最后一刻”的烈士事迹展窗前,同学们围着展柜里的旧铁锨驻足良久,铁锨上的锈迹仿佛还带着战场的硝烟,讲解员说:“这位烈士在弹药耗尽后,用铁锨与敌人搏斗,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图为前往观看淮海战役烈士英名录摄影:朱远航
  缅怀:以青春之名致敬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纪念塔前的广场上,服务队全体成员举起右拳,重温入团誓词。激昂的誓言在园林中回荡,与松柏的涛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向先烈诉说青春的传承。
  随后,同学们分成小组开展“红色故事分享会”。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淮海战役烈士事迹。“我爷爷曾是淮海战役的一名战士,他说当年冬天特别冷,战士们穿着单衣打仗,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传承:红色精神植心间
  最后我们参观了纪念馆同学们依次参观了各个展厅。展厅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革命文物、一段段震撼人心的影像资料,生动地再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在“用铁锨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展区,讲解员讲述了一位烈士在战斗中弹药耗尽后,毅然拿起铁锨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直至壮烈牺牲的故事。同学们听后,无不为之动容,对先烈们的英勇无畏精神充满了敬佩。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拿出笔记本记录下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感悟。其中同学表示:“看着这些文物和照片,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艰辛与不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图为观看纪念馆摄影:朱远航
  此次“三下乡”红色研学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历史温度,在缅怀先烈中坚定理想信念。“红色星火”服务队将继续带着这份初心,开展“红色故事进校园”“英烈事迹宣讲”等系列活动,让青春在传承红色基因中绽放光彩,让先烈精神照亮逐梦之路。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