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三下乡

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百村书记采访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5-08-06 关注:

来源:张鑫亿/淮北师范大学

  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百村书记采访成效显著​

  骄阳似火,暑意渐浓,谭套村连片的稻田在风中翻涌着碧浪,村口的老槐树在烈日下投下斑驳的光影。7 月上旬,作为淮师大“三下乡” 社会实践服务队的青年学子,我们踏上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此次开展的 “采访百村书记” 专项行动,实践队旨在通过与基层干部的深度对话,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同时投身乡村实践,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际行动,以青春之力助推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刚刚抵达村落,实践队便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将 “采访百村书记” 主题置于重要位置,与当地村干部展开了一场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交流。其中,对王伟书记的专访堪称了解谭套发展的关键窗口。在专访过程中,王伟书记围绕乡村治理、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多个关乎乡村发展的核心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他着重指出,乡村工作是 “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的过程”。这句看似平实的话语,背后蕴含着对基层工作复杂性的深刻认知,也彰显了基层干部在面对重重困难时坚守岗位的强大力量。​

  农业生产作为乡村发展的根基,始终是实践队关注的重点。王伟书记在采访中明确提到,长期以来面临着旱灾与涝灾的双重严峻挑战。近年来,旱灾问题显著,由于村庄与河流的距离较远,现有的河流灌溉用水难以覆盖,导致每年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抽水灌溉。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抽水工作条件的逐步改善,农业生产因旱情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往年已实现大幅减少。

  在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王伟书记介绍,近年来的营收态势总体良好。部分企业的成功入驻,不仅为村庄带来了资金和技术,更有效改善了往日因资金短缺而导致的抽水困难局面,为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村庄的道路硬化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 “路路通” 的目标,极大地便利了村民的日常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尽管距离 “户户通” 的最终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但相关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此外,已有十几个村民组安装了路灯,基本满足了村民夜间出行的照明需求。村庄的绿化建设也成效显著,村民的门前屋后以及道路两边都栽培了大量的绿植,村庄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水利建设对于乡村的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至关重要。王伟书记表示,谭套村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始终坚持每年开展两次河道清淤工作,通过持续不断的治理,确保了河道的畅通无阻,为村庄应对旱涝灾害提供了坚实的水利保障此外,王伟书记还强调:“农村主要是以土地做文章,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在村常委的正确领导和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经济始终保持着持续走高的良好态势。”​

  医疗保障是关乎村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民生工程。王伟书记在采访中多次提及,谭套的医疗条件已得到显著改善,新开办的诊所配备了基本的医疗设备和常用药品,让村民们无需再为一点小病就长途跋涉到很远的地方就医,极大地便利了村民的看病就医需求。同时,从王伟书记的介绍中得知,村常委为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尝试了多种不同的致富方法,在不断的探索与试错中积累经验,稳步前行。并且,村常委表示在未来还将继续加大探索力度,结合村庄的实际情况,寻找更适合的发展路径,力争让乡亲们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些信息让队员们对谭套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

  此次淮师大开展的 “三下乡” 实践活动暨 “采访百村书记” 专项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子们不仅在实践中践行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为谭套带来了知识、技术与关怀,切实解决了乡村发展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更通过与王伟书记的深入交流,深刻理解了乡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难与挑战,以及基层干部在推动乡村发展过程中的坚守与付出。离别之际,村民们和孩子们脸上流露出的不舍之情,充分彰显了此次活动的深远意义和重要价值。实践队队员们纷纷表示,将把此次在乡村的所见所闻所感带回校园,以此为激励,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持续关注乡村振兴事业,为推动乡村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