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三下乡

个人感悟│河海大学“追光”支教团朱喜

发布时间:2025-08-06 关注:

来源:河海大学追光支教调研团

  在这个充满朝气与希望的2025年暑期,我有幸成为了河海大学“追光”支教实践调研团的一员,踏上了前往安徽六合金寨县青山镇汤店村的支教之旅。这段经历,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内心的角落,在体验到孩子们的淳真可爱的同时,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力量与温度。

  出发前,我对支教生活充满了憧憬与好奇,但同时也夹杂着些许不安。毕竟,面对一群素未谋面的孩子,我能否胜任这份神圣的职责?孩子们会害怕我们这些从“外面”来的陌生人吗?然而,当我踏入那座偏远却充满善良淳朴的村庄时,所有的顾虑都烟消云散了。书记主任们的热情与支持、孩子们纯真的笑容与渴望知识的眼神,瞬间点燃了我心中的热情。

  在支教的日子里,我主要负责孩子们的课业辅导与体育课的教学工作。每当看到孩子们因为解开一道难题而欢呼雀跃,或是因为读懂了一篇课文而露出满意的笑容,亦或是在互动游戏中开怀大笑的童声,我都感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我深知,知识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而我,就是那个为他们浇水施肥的园丁。

  现在还依然记得“四小只”的故事呢。第一天自我介绍时,我告诉孩子们可以叫我“喜子老师”,后面下去辅导功课时,他们四小只坐在一起,我辅导完他们的作业后,突然想问问他们记不记得我叫什么老师,其他三个人都回答对了(当时听到的时候既惊讶又高兴,毕竟我只介绍了一遍就能记住,更何况还有其他那么多老师呢),唯独二宝,他可能因为口音的原因,把我叫成了“喜之郎老师”。他这话一出,另外三小只也都在那里边笑边重复念叨着“喜之郎老师”——从此,“喜之郎老师”“喜之郎果冻老师”等称号在孩子们之间广泛流传。现在想来一切都正正好,在正式开课前,我们还去镇上的商场采买一些生活物品时,我就曾看中了一款超大型果冻(虽然最后还是没买)。“喜之郎老师”,嗯,感觉挺不错的,念起来也朗朗上口呢。

  萌萌、沐沐、二宝——这四小只是我最早熟悉的孩子。

  萌萌真的很萌,她第一天就将我给完全俘获了。她一开始面对镜头是十分拘束与胆小的,一看到镜头就双手小臂夹着、小手在那儿像只小鸟一样扑哧着,脸上还带着一丝警惕,那样子别提多可爱了!后来熟悉后她也放的开了,她那属于孩子的调皮也展现的一览无余:给我画了人生中的第一幅肖像画,就是为什么我只有稀稀疏疏的几根头发加两颗大门牙(画画时还让我不能动,也不许偷看,画嘴巴时还要我张开嘴数我有几颗牙,别提那个时候有多可爱了);偷偷潜伏到我身边挠我痒痒,然后像一只还没完全展翅飞翔的雏鸟一样飞快地逃走了;参与到“8V1”的扳手腕比赛中,用两只手就算了,还中间使坏挠我痒痒;要我抱着她转圈圈;一起玩南瓜蹲……

  与萌萌不同,沐沐是一个比较外向的女孩,她面对镜头之类的都能坦然面对,并摆出一些pos,像极了一位正在走秀的模特,自信而大方。沐沐很聪明,辅导功课时只需要指点一下,她马上就能懂,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是她有一种属于孩子的贪玩——沐沐她很喜欢玩,喜欢画画、闲聊,常常问我下午上什么课,问我有不有趣。但她一旦认真起来是我认为在同龄人中名列前茅的那种,记得有一次沐沐与萌萌两小只出题目比赛,由于他们都是二年级,所以我给她们出了1000以内的二十二个加减法——沐沐一下子就算完了,萌萌还花了好一会儿才算出来(沐沐一次就算出来了,萌萌粗心算错了两遍)。

  至于我们的二宝与,他俩是属于比较皮的。我的“喜之郎老师”的称号就是他俩“授予”给我的,并在孩子间广泛宣传,让我一夜之间就成了喜之郎果冻的代言人。

  后来萌萌与沐沐要我的签名,还给我规定了签名的内容(家人们,谁家“明星”签名还被规定了内容呀)——“喜子哥”“喜子老师”“喜之郎果冻(国家一级保护果冻,不可食用)”(括号里的内容是我当时临时想的,也写上去了)。还向我要了另外两份给二宝他们(呜呜,我这签名都不值钱了)。所以后来的后来呀,我就分别叫萌萌与沐沐“皮皮”与“蛋蛋”——嗯,完美的皮蛋双人组合——我也因此获得了“皮蛋大王”“南瓜大王”的称号。

  除了这四小只,还有淼淼他们,每位孩子与喜之郎老师之间都有一段独特美好的回忆

  支教生活并非一帆风顺。面对较为艰苦的生活环境、有限的教学资源和孩子们基础薄弱的现状,我也曾遇到过困难与挫败。但每当夜深人静时,我都会想起孩子们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想起他们围着我问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模样的,想起他们对我说的“喜之郎老师,我想成为像你一样的人”,这些简单而真挚的话语,成为了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这段支教经历,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教学相长的过程,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坚持,如何在挑战中成长。更重要的是,我收获了与孩子们之间那份纯真的友谊和难忘的回忆。每当回想起那些与孩子们一起度过的时光,我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幸福与满足,令我回味无穷,难以忘怀。

  金寨的支教时光虽已落幕,但教育的种子早已在心间悄然生根。这片红色沃土赋予我的,不仅是讲台上的坚守,更是灵魂深处的淬炼。这段旅程,终将成为我生命长河中最珍贵的财富,指引我以更坚定的步伐奔赴教育的长途

  微光汇聚,终成星河。倘若人人愿为乡村教育点亮一盏心灯,那束穿行于群山间的希望之光,必将愈发明亮,愈显滚烫,直至温暖每一寸渴求知识的土地。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