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三下乡

个人感悟|河海大学“追光”支教团卜芳

发布时间:2025-08-06 关注:

来源:河海大学追光支教调研团

  雾在汤店村的山脊间缓缓游走,像一条不肯离去的河。我提着一只帆布包,里头装着彩铅、地球形状的贴纸,还有薄薄的自编乡村环保科普文章。教室在坡顶,窗棂外,茶垄一层层翻涌,像绿色的浪。孩子们把铅笔盒摆得整整齐齐,仿佛在等待一场夏天的检阅。

  课从一粒纽扣电池开始。我告诉他们,这枚指甲盖大的小东西若被随意丢弃,能让六百吨水失去清澈。他们屏息,像听一个古老的传说。下课铃响,他们仍围着讲台,用指尖轻轻拨动那枚电池,好像拨动一个未知的宇宙。我走出教室,阳光穿过樟树叶,碎成一地跳动的光斑,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环保,不过是教他们学会温柔地对待世界,也温柔地对待自己。

  日子像山涧水,一寸寸流过掌心。清晨,我们沿着石阶去河边取水样,看试纸慢慢变色;傍晚,在晒谷场上把废纸折成纸飞机,比赛谁飞得最远,再一起把残骸捡回,投进“再生箱”。孩子们给箱子取名叫“蓝口袋”,说要把天空的碎片都收藏起来。夜里,蛙声四起,我伏在灯下批改他们的“环保日记”,字迹稚嫩,却一笔一画写着:“今天风很好,没有塑料袋挂在树上。”

  生日那天,我照例没有声张。午后推开宿舍门,却见桌上端端正正摆着一只小小的奶油蛋糕,十二支蜡烛像十二颗早熟的星星。队友们围成一圈,孩子们扒在窗沿,鼻尖把玻璃印出一朵朵雾气。灯被关掉,歌声响起——“祝你生日快乐……”声音很轻,却很整齐,像一条细流从山顶淌到山脚。我合掌许愿,蜡烛的火苗在我眼底摇曳,映出一张张被阳光晒得微红的小脸。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这是我第一次和这么多人一起过生日,没有霓虹,没有礼物,却有一屋子澄澈的呼吸。

  蛋糕每人只分到一口,甜味却像山里的雾,久久不散。月光从窗棂漏进来,落在地板上,像一块被岁月磨亮的银。我低头吹灭最后一支蜡烛,心里轻轻对自己说:记住此刻,记住这些把小小火光递到你手上的人。

  离村那天,雾比来时更浓。我把孩子们写的信一封封收进背包,纸张轻薄,却压得我胸口发沉。车窗摇下,他们追着车跑,手里扬着用旧纸板做的“环保勋章”,背面写着:“等你回来,山还绿,水还清。”声音被引擎吞没,只剩风在耳边低语,像一封未读完的长信。

  回到城市,我把那叠信摊在书桌上,墨香混着茶青味,缓缓升起。信里有错别字,有拼音,还有被橡皮擦破的小洞,却让我一次次红了眼眶。原来最动人的文字,不在报刊,而在孩子们用铅笔尖轻轻戳出的那句:“老师,风从山上吹过,我们听见你的声音。”而那一口小小的奶油,至今仍在我心底泛着微甜的涟漪,提醒我:有些光,只需十二支蜡烛,便足以照亮整条归途。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