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三下乡

淮北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探寻金寨红色精神

时间:2025-07-25 18:00:41 关注:
  
  为了促进红色文化传承,2025年6月30日,淮北师范大学8名学生以“寻根金寨红魂,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前往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烈士纪念馆开展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红色基地,学习英雄故事
  金寨县烈士纪念馆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承载着50余项县级以上荣誉。6月30日上午,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这片红色圣地,深入了解金寨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
  金寨县烈士纪念馆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金寨县红军纪念堂等。队员们首先来到革命烈士纪念塔,纪念塔高24米,塔身正面镌刻着刘伯承元帅亲笔题写的“燎原星火”四个大字。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沿着243级阶梯拾级而上,每一级台阶都有其特殊含义,如59级台阶寓意59位开国将军,50级台阶追念500多位金寨籍团级以上革命烈士。站在纪念塔前,队员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们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图为队员们在纪念馆前合影。陈淑怡 供图)
  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队员们参观了馆内陈列的大量文物和图片,了解了金寨作为“红军摇篮,将军故乡”的光辉历史。馆内展出了59位金寨籍开国将军的事迹,其中最年轻的将军肖选进11岁就参加了红军。队员们还参观了洪学智将军纪念馆,了解到洪学智将军是我军唯一一位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传奇人物。他的事迹让队员们深受感动,纷纷表示要学习将军无私无畏、忠贞报国的精神。
  金寨县红军纪念堂则集中展示了金寨老红军的名录和事迹,祭奠了所有为革命牺牲的红军烈士。纪念堂背后的山坡上,安葬着众多已故将军和老红军的遗体和骨灰。队员们在这里缅怀先烈,聆听革命故事,深刻体会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参观梅山水库,传承红色基因
  在6月30日下午,队员们满怀激情地来到了金寨县梅山水库,在坝上俯瞰梅山水库碧波荡漾,倒映着群山,非常宏伟壮观。队员们还了解到1960年,邓小平总书记到安徽视察工作,当总书记听到金寨县因修建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淹没了十万亩良田,又因为当时自然灾害比较严重,人民群众的生活十分困难时,感到难过,总书记要求当地党政领导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帮助人民度过灾荒。
  (图为梅山水库部分景观。陈淑怡 供图)
  了解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
  7月1日,队员们来到了金寨县鄂豫皖纪念园。园内主要由红军纪念馆、革命遗址群、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红二十八军重建旧址、红军阁等组成。队员们怀着对革命烈士的敬意和缅怀,开始参观这座承载着革命历史的纪念园。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鄂豫皖纪念园中展示了红二十五军从麻埠建军到反围剿、长征转移的历史,通过文物、照片、标语等展示其战斗历程,是长征先锋的重要见证。园内还展出了大量历史文物,如当时用来劳作的秧马、镰刀等器物。队员们参观并且了解了当时的革命历史后,缓缓踏上了石阶,每一步仿佛都在与古老的历史对话,石阶尽头是一座八角阁楼——红军阁,红军阁庄严矗立在浓烈的绿色中,像在表示红色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图为鄂豫皖纪念园内景观。陈淑怡 供图)
  通过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金寨的红色历史,还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他们表示,要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努力学习,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讯员)
作者:陈正瑶 胡靖宇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