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三下乡

巢院学子三下乡:以画笔为媒,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时间:2025-07-21 11:14:00 关注:
  
  在这个炎热的暑期,巢湖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艺术点亮乡村共绘振兴画卷”实践团的学子们怀揣着对乡村的热爱与对实践的热忱,踏上了前往郎溪县的“三下乡”旅程。2025年7月2日至7月8日,团队在新和村开展了以墙绘创作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用色彩点亮乡村角落,用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这段经历不仅让学子们深入感受了乡村的魅力,更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与感动。
  图为实践团出发前在校大门口的合照
  7月2日,实践团成员们带着期待集结出发。清晨的阳光洒满校园,大家在学校门口拍下出征合照,随后前往巢湖东站,乘坐高铁奔赴郎溪。抵达后,舒适的住宿条件让大家倍感安心,虽因夏日骄阳推迟了下午的墙绘计划,但成员们养精蓄锐,对接下来的活动充满憧憬。
  图为实践团抵达郎溪南站的合照
  7月3日,实践团正式与新和村见面。在郎溪县政府安排的车辆护送下,成员们聆听着司机师傅对郎溪风土人情的介绍,感受着这座小城的独特韵味。村书记在会议室里热情接待了大家,从非遗手工艺品到特色农产品,从村庄历史到振兴新貌,他的介绍让成员们对新和村有了全面了解,那句“希望你们的画笔,能让新和村的美被更多人看见”更是让大家充满动力。
  图为实践团到达新和村的合照
  在年轻主任的带领下,成员们找到了三面适合创作的墙面。烈日炎炎下,大家如寻宝般兴奋,回到会议室后,围绕墙绘主题展开热烈讨论,最终确定了创作方向。考虑到正午太阳毒辣,大家约定次日清晨五点再开始绘制。
  7月4日凌晨四点多,成员们便起床收拾画具,五点准时出发。此时的村庄还在沉睡,天边泛起鱼肚白,薄雾笼罩田野,别有一番景致。抵达绘制地点后,大家迅速投入工作,有的勾勒轮廓,有的构思细节。随着太阳升高,气温渐热,汗水浸湿了衣衫,但大家丝毫没有懈怠,专注地将脑海中的画面呈现在墙面上。上午八点多,因烈日难耐暂作休息时,看着初具雏形的作品,成员们心中满是成就感。
  7月5日,成员们更早出发,五点抵达新和村时,恰逢壮丽的日出,橙红的光芒染红天空,让大家备受震撼。带着这份美好,团队开启了当天的攻坚任务——完成所有墙绘。成员们分工协作,有的擅长勾勒轮廓,有的专注填充色彩,在烈日下相互鼓励、坚守岗位。当最后一笔落下,原本平凡的墙壁变成了充满艺术气息的画卷,生动的图案与鲜艳的色彩让墙面重焕生机。指导老师与村书记前来欣赏时,满意的笑容让大家觉得所有努力都值得。
  图为实践团成员墙绘作品展示
  7月7日,实践团来到儿童服务站,与孩子们共度创作时光。上午,大家教孩子们在画纸上画太阳和云朵,当告知要去外面画大画时,孩子们兴奋地冲到院子里。墙角的灰白墙面成了新的画布,孩子们蘸着各色颜料按手印,不一会儿,墙根就像开满了“小手花”。
  图为服务站的小朋友正在进行墙绘
  中午稍作休息后,下午两点半,大家顶着烈日回到教室辅导孩子们写暑假作业,教室里铅笔划过纸页的沙沙声格外悦耳。四点后,阳光柔和了许多,大家又回到墙下,和孩子们一起完成创作。孩子们踮脚给云朵涂颜色,成员们帮忙修正图案,颜料蹭到袖口、鞋子沾了泥点都不在意。当作品完成时,墙上的太阳对着小手印微笑,云朵旁飘着孩子们歪歪扭扭的名字,充满了童真与活力。
  此次三下乡之旅,对实践团的每一位成员来说都是宝贵的经历。大家在团队协作中学会了沟通与配合,在烈日下的坚持中磨砺了意志,在看到墙面焕新与孩子们的笑容时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这段用画笔描绘乡村美景、用爱心陪伴孩童成长的时光,让学子们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意义,也让他们更加明白作为大学生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经历与感悟,继续用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周宛芸 来源:巢湖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