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三下乡

旧址重温石油史,新程再续奋斗篇|“Mg-Li”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华八井红色教育基地

时间:2025-07-20 15:45:37 关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山东理工大学“Mg-Li”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20日上午赴华八井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旧址重温石油史,新程再续奋斗篇”主题活动,通过参观学习、聆听讲解等方式重温油田创业历程,领悟华八井精神内涵。

图为华八井红色教育基地标识牌 山东理工大学李颖能提供

一、长廊记开拓 —— 书写田的破局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来到“叩问华北”板块,一条80米的长廊记录了从华一井到华八井的发展轨迹,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无声诉说着老一辈石油人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的奋斗故事。接着,讲解员回溯往昔,讲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勘探者于困苦中,以钻机为笔,大地为卷,书写找油传奇--他们成功在华北大地叩开油藏大门,彻底终结了“华北无油”的历史论断。实践团成员驻足凝视,深受震撼。

图为讲解员讲述“叩问华北”板块 山东理工大学李颖能提供

二、点亮奋斗火 —— 触摸石油先辈的精神

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踏入“点亮荒原”板块。一尊尊雕塑、一处处场景,生动还原老一辈石油人在荒原之上的奋斗足迹。来到顾心怿院士铜像前,他身着工装,手持书本,目光注视前方。旁侧红棕色艺术装置上,刻有“中国要发展石油工业 必须有自己的专家”“一生无悔石油情” 等字样,彰显了顾心怿院士为石油事业奉献的情怀,传递出厚重的石油奋斗精神。

移步华八井生产原址,一台历经风雨的“磕头机”默然矗立。锈迹斑斑的机身虽已停转,却如凝固的丰碑,无声诉说着当年石油奔涌的激情岁月,成为石油人战天斗地、为国奉献的生动见证。通过讲解员深入浅出地阐释开采原理与背后的奋斗故事,成员们不仅理解了石油开采的科技内涵与艰辛历程,更对蕴含其中的石油精神内核有了深切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等宝贵精神财富融入青春血脉,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里接续奋斗,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华八井生产原址 山东理工大学王凤提供

、向着胜利前——创新之光照亮大新征程

最后,讲解员带领实践团成员移步“走向胜利”板块,勾勒出胜利油田从华八井喷薄起步到智慧化发展的壮丽图景。展板上,从创业初期的艰难起步到现代科技的赋能跃升,清晰刻画出石油人“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辉煌轨迹。讲解员强调,这条奋进之路,既熔铸着老一辈“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铮铮铁骨,也闪耀着新一代“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创新锋芒。 “胜利”永非终点,而是再出发的号角,新时代青年当接力传承石油精神,让胜利的旗帜在时代洪流中永远高扬。

图为实践团成员聆听讲解 山东理工大学李颖能提供

探井溯源,精神如磐。实践团成员驻足华八井,循着石油脉络,盘活红色资源,赓续艰苦奋斗传统,把传承红色基因为己任,让石油精神薪火相传,激励新时代青年在新征程挺膺担当,以蓬勃的朝气和昂扬的斗志,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磅礴力量。


图为华八井红色教育基地合照   山东理工大学刘崇贤提供

作者:曹孟肖 杨丽萍

来源:“Mg-Li”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

作者:曹孟肖 杨丽萍 来源:“Mg-Li”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