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7 关注:
来源:山东大学碧海丹心实践队
摘要:碧海丹心实践队赴青岛、威海开展红色历史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中国海军博物馆、文登博物馆、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及刘公岛甲午战争遗址五大场馆,深度挖掘红色精神内涵,梳理历史脉络,总结实践认知。本报告聚焦场馆精神内核与实践启示,为传承红色基因提供实证参
关键词:红色历史;青岛;威海;精神内涵;实践调研;碧海丹心实践
一、 引言
为系统考察沿海城市红色基因的传承脉络,碧海丹心实践队选取青岛、威海革命历史地标开展深度调研。本报告以五处场馆为核心,通过史料研读与沉浸体验,重点剖析红色精神的历史内涵与当代价值。
二、调研路线与核心内容考察
碧海丹心实践队按计划走访了五处场馆,对其展陈核心与历史定位进行了系统梳理:
(一)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
核心内容:实践队重点考察了“光辉历程”基本陈列与“海岸星火”专题展厅。馆内以近800件珍贵史料,详实展示了青岛第一个党组织(1923年成立)的创建历程及早期工运史,特别是王尽美、邓恩铭等革命先驱在青岛的斗争事迹。德式红砖建筑本体及内部场景复原(如王尽美工作场景)是重要的历史见证。主题雕塑“引领”象征党领导工人运动的高潮。
精神聚焦:海岸星火精神——早期共产党人在工业城市传播火种、领导斗争的智慧与坚韧。
(二)中国海军博物馆:
核心内容:实践队深入参观了“艰苦创业、扬帆启航”、“改革开放、乘风破浪”、“强国强军、挺进深蓝”三大主题展厅,系统了解了人民海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光辉历程。实舰参观(济南舰、鞍山舰等)使队员们直观感受海军官兵的作战与生活环境。馆内展出的首任海军司令员肖劲光的望远镜等文物,是艰苦奋斗的实物例证。
精神聚焦:向海图强的深蓝精神——白手起家的创业艰辛、敢于“木船打钢舰”的拼搏意志、“寸海不让”的捍卫决心。
(三)文登博物馆(红色胶东展厅):核心内容:实践队重点调研了“红色胶东”展厅及其“甘洒热血写春秋”、“百炼成钢铸军魂”、“顾全大局援八方”、“红色胶东现象”四大板块。丰富的革命文物(文件、实物)、统计数据(参军人数、支前粮款)以及“以漫展史看变迁”漫画特展,立体呈现了胶东地区尤其是文登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大参军、大支前”的壮阔历史画卷。纪录片《天福山起义》《红色胶东》强化了历史实感。
精神聚焦:顾全大局的胶东奉献精神——人民群众与党同心同德、生死与共的鱼水深情和无私支援。
(四)天福山起义纪念馆:
核心内容:实践队围绕天福山起义纪念塔(镌刻起义纪略)及主题陈列馆展开调研。重点学习了起义领导人理琪(毁家纾难、血洒雷神庙)、传奇英雄于得水(昆嵛山游击战)的感人事迹,以及105岁老党员王淑贞坚守初心的故事。雷神庙战斗场景复原(沙盘、影像)生动再现了1938年2月胶东武装抗日第一枪的悲壮与英勇。
精神聚焦:敢闯敢拼的胶东斗争精神——不畏强敌、勇于亮剑、为民族独立解放奋起抗争的勇气与担当。
(五)刘公岛甲午战争遗址:
核心内容:实践队重点考察了甲午战争陈列馆(三维动画、立体沙盘、邓世昌雕像)、东泓炮台遗址(克虏伯大炮、防御工事)及历史选择展馆。通过对比甲午战败后各政治力量的表现,深刻揭示了近代中国海权沦丧的惨痛教训和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必然逻辑。梁启超“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的警示发人深省。
精神聚焦:警醒图强的历史镜鉴精神——“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海权意识的重要性、历史选择的深刻启示
三、 场馆核心精神内涵深度挖掘
碧海丹心实践队在调研中深刻体认到五处场馆承载的红色精神谱系:
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彰显的海岸星火精神,体现在王尽美、邓恩铭等先驱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斗争智慧(如1925年纱厂大罢工),及其14年未归故里、病榻工作的忠诚信仰,展现了早期共产党人扎根工业城市传播革命火种的坚韧;中国海军博物馆诠释的向海图强精神,从肖劲光使用望远镜指挥的创业维艰,到永暑礁建设中“寸海不让”的捍卫决心,印证了人民海军“木船打钢舰”的拼搏意志与挺进深蓝的使命担当;文登博物馆与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共同铸就的胶东精神,以文登人民“大参军、大支前”的倾力支援(抗战时期1.2万人参军)诠释顾全大局的家国情怀,更以理琪毁家纾难领导雷神庙战斗(1938年胶东抗日第一枪)、于得水游击传奇和百岁党员王淑贞的初心坚守,昭示敢闯敢拼、党群同心的斗争本质;刘公岛承载的历史警醒精神,通过甲午沉舰文物与“历史选择展馆”的对比论证,既揭示“落后挨打”的海权教训,更以铁证阐明中国共产党赢得历史选择的必然逻辑——从梁启超“甲午唤醒四千年大梦”的慨叹,到今日海军崛起的深蓝征程,形成跨越百年的历史回响。
四、 实践收获与认知深化
(一)历史逻辑的贯通性体认
实践队建立起清晰的红色基因演化链:刘公岛之殇(1894)→青岛建党(1923)→天福山抗日(1937)→海军强军的百年脉络。尤其认识到天福山起义作为对甲午国殇的历史回应,彰显中华民族从沉沦到奋起的觉醒历程。
(二)精神内核的沉浸式感悟在海军博物馆触摸舰艇设备时,官兵“战位即使命”的坚守令人动容;瞻仰理琪血洒雷神庙的事迹与王淑贞的入党志愿书,深刻体悟“革命人永远年轻”的初心力量;立于东泓炮台遥望黄海,梁启超警句如钟鸣耳畔,唤起深沉的历史忧思。
(三)教育模式的创新启示实践队观察到红色教育的有效实践:海军博物馆“甲板思政课”实景教学、文登博物馆“以漫展史”漫画特展(150幅乡土题材作品)、高校“外语讲述海军故事”等模式,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新路径。
五、 结语
此次“碧海丹心”之行,实践队于青岛海岸路18号见证初心启航,在天福山烽火台感受抗争热血,在刘公岛国殇地体悟历史抉择,更在劈波深蓝的舰阵中读懂向海图强的时代使命。这条星火海岸线昭示:
以忠诚信仰照亮暗夜征途,
用血肉之躯铸就碧海长城,
从历史镜鉴锚定未来航向。
碧海丹心实践队将赓续红色基因中“闯”的锐气、“忠”的底色、“谋”的远见,让跨越时空的革命火种,点燃新时代青年的碧海丹心。
碧海丹心实践队
2025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