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翟玉春教授的冶金报国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5-09-17 关注:

来源:东北大学冶金学院

翟玉春教授的冶金报国新征程
 
暑假期间,东北大学冶金学院工科试验班I2401樊丽、工科试验班I2408杨舒涵、工科试验班I2416王钰涵、工科试验班I2409安嘉义赴抚顺东工冶金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开展社会实践。期间,实践团成员与东北大学退休后仍投身创业的翟玉春教授深度交流。这位深耕冶金领域数十年的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凭借丰富的产学研成果,为实践团成员讲授了一堂精彩深刻的专业大思政课。
 
翟玉春教授亲切接待实践团,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与创业实践,分享冶金材料技术领域的发展脉络与前沿探索。他的讲述兼具学术严谨性与实践指导性,从实验室技术攻坚到工厂成果转化,全面展现行业发展。谈及冶金行业未来,翟玉春教授的坚定态度,让实践团成员对冶金领域的潜力与使命有了更深刻认知,也清晰了行业前景——冶金作为工业基石和国家硬实力支撑,在金属新材料、智能绿色冶金等领域有诸多有趣且实用的课题,极具发展潜力。
 
怀着对知识的渴求,实践团成员走进工厂车间。车间内大型设备整齐排列,铝丝线穿梭缠绕,经不断加工达到客户要求。翟玉春教授边走边细致讲解,提及某款高精度合金材料产品时,他的自豪感感染了成员们。在他的指引下,成员们仔细观察产品精密结构与细腻工艺,触摸工件感受金属魅力。从金属丝线加工到成品精准成型,翟玉春教授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深度融合,成员们也真切体会到技术转化为成果的奇妙,以及创新带来的强大竞争力。
 
此次抚顺东工冶金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之行,既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更是精神层面的滋养。通过聆听翟玉春教授的教诲、探寻工业奥秘,实践团成员明晰了青年应肩负的责任,收获了强烈的使命感与担当意识。未来,成员们将带着这份热忱与担当,以创新为引领、以实干为基础,在工业强国的征程上贡献冶金青年力量,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光彩!
 
实践团成员感悟
 
- 工科试验班I2401樊丽:听着翟玉春教授聊冶金的未来,盯着车间里那些自主研发的成果,忽然懂了“冶金报国”这四个字的分量——它不是空泛的口号,是前辈们用一辈子的钻研和坚守,在我眼前实实在在铺好的路,心里那点对专业的迷茫,好像一下子被驱散了。
- 工科试验班I2408杨舒涵: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受益匪浅。翟玉春教授不仅为我们讲解了各个生产细节,还为我们提供了冶金行业发展的新视野。行走在真实的工厂,与这样的行业先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点燃了我对冶金事业的热爱之火,更使我对冶金行业的蓬勃前景充满期待。前路漫漫亦灿灿,吾辈当自强!
- 工科试验班I2416王钰涵:站在抚顺东工的生产车间里,看见铝合金丝在机器上流转成线,精心剪裁、打包,最后应用在中国军工领域,忽然懂了冶金这门学问的分量。曾以为课本里只是冰冷的知识点,直到听翟玉春教授讲起从实验室配方到车间量产的数年摸索,才明白“冶金”从来不只是“炼金属”,是把学问熔进实践,让智慧淬成国家的钢筋铁骨。作为东北大学冶金学院的学生,站在前辈用学识与坚守铺就的道路上,忽然清晰了肩头的意义:未来的日子,愿能带着这份车间里的震撼与感动,把课本里的公式,写成产业振兴和国家富强的新篇。
- 工科试验班I2409安嘉义:亲耳聆听翟玉春教授科研、创业的故事是我难忘的人生经历。耄耋老人,初心不改,仍坚持在生产一线攻坚科研和生产难题,为我国冶金新材料技术的创新推广奋斗不止,实在是我们新时代冶金青年的楷模,是我心中的偶像。我要扎根冶金专业,立志做翟老师这样不断攀登、永远前进的冶金人。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