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你童行“4 类课程” 多维赋能,助力儿童全面成长
发布时间:2025-09-16 关注:
来源:中国药科大学药你童行团队
红色教育课程: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精神力量
团队围绕 “雨花英烈精神”“党史学习” 设计沉浸式课程,结合课表安排开展红色影像观看(如《小兵张嘎》片段赏析)、红色故事讲述(如雨花英烈 “狱中家书” 诵读)、红色主题歌唱比赛(演唱《歌唱祖国》《少年中国说》等曲目)与 “祖国大好河山展” 拼图活动。志愿者以儿童易懂的语言解析历史背景,引导儿童将革命精神与生活实际结合 —— 例如在 “我的家乡” 主题绘画中,儿童通过描绘南京长江大桥、江宁博物馆等地标,表达对家乡与祖国的热爱。活动后,85% 的儿童能主动向爷爷奶奶分享红色故事,部分儿童制作的 “英烈事迹手抄报” 还在社区公告栏展示,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传承。
走进药学课程:发挥专业优势,播撒科学种子
依托药学专业背景,团队设计 “趣味化 + 实用性” 药学课程体系,严格匹配课表中 “药学故事会”“药食同源科普”“家庭小药箱整理”“药你知道小实验” 四大模块。“药学故事会” 讲述诺贝尔奖得主(如屠呦呦)的科研历程,激发儿童科学探索兴趣;“药食同源科普” 解析山药健脾、百合润肺、生姜驱寒等日常食材药用价值,还指导儿童制作 “食物黏土” 模拟食材功效;“家庭小药箱整理” 课程中,志愿者通过情景模拟,教儿童识别药品有效期、区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78% 的儿童课后能协助祖辈整理家中药箱;“药你知道小实验” 涵盖泡腾片溶解、碘酒变色、植物吸水、自制火山爆发(模拟药物反应原理)等操作,抽象的化学、生物学原理通过直观现象呈现 —— 例如在 “淀粉遇碘变蓝” 实验中,儿童亲手验证馒头、土豆中的淀粉成分,科学探究意识显著提升。
安全常在课程:聚焦风险防范,筑牢生命防线
针对儿童安全需求,团队按课表开展 “居家安全知识宣讲”“防溺水和节水安全教育”“用眼健康科普”“交通安全模拟” 四大模块,拒绝 “说教式” 教学,采用 “情景演练 + 互动问答” 模式。居家安全环节设计火灾逃生演练,从弯腰捂鼻动作规范到疏散路线选择,细节贴近真实场景;防溺水课程通过 “案例分析 + 救生工具使用演示”,让儿童明确 “六不准” 原则;用眼健康课结合 “眼保健操教学” 与 “动画赏析时间控制”,帮助儿童养成科学用眼习惯;交通安全课则通过 “不同民族服装舞蹈 + 交通手势结合” 的创意形式,强化儿童对红绿灯、斑马线等规则的记忆。活动后,92% 的儿童能正确回答安全防护问题,不少家长反馈:“孩子现在会主动检查家里插座是否漏电,出门还会提醒爷爷奶奶走斑马线,安全意识真的提高了。”
多元未来课程:挖掘兴趣潜能,提升综合素养
围绕课表中 “人文 + 艺术 + 体育 + 科学” 多元内容,团队开设 “现代诗歌赏析”“书法课”“非遗剪纸 / 风筝绘制”“AI 知识知多少”“观察昆虫”“八段锦体验”“才艺大舞台” 等课程。“现代诗歌赏析” 中,儿童品读《小小的船》《雨后》等作品,还尝试创作 “药学主题小诗”(如 “药片像小船,载着健康跑”);“非遗剪纸”“面具 DIY”“石膏娃娃绘画” 课程中,志愿者指导儿童发挥想象力,部分儿童制作的 “药学主题剪纸”(如药葫芦、听诊器图案)还作为礼物送给祖辈;“AI 知识知多少” 课程通过动画演示,带儿童了解人工智能在医药研发中的应用;“八段锦体验”“篮球友谊赛” 等体育活动则帮助儿童增强体质,缓解久坐学习疲劳。65% 的儿童在活动中发现新兴趣 —— 例如原本内向的儿童通过 “音乐才艺展示会” 主动演唱歌曲,性格变得更加开朗,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