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笔描绘乡村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9-16 关注:
来源:姚咏言
景溪村的调研实践让我直观感受到乡村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这个依山傍水的村落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但在走访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公共服务设施不足、闲置房屋较多、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这些现实情况表明,乡村振兴并不是可以“套用模板”的工程,而是需要结合具体条件进行因地制宜的规划与探索。
在团队讨论中,我们引入了“触媒理念”,作为切入乡村更新的理论工具。触媒并不强调大规模改造,而是强调通过最小的介入实现效益最大化。例如,我们思考如何将闲置校舍与教育研学结合,既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又能形成新的产业亮点;如何将废弃房屋转化为文创体验空间,吸引外来资源进入;如何在村落公共空间中增加康养功能,改善村民的日常生活。这些设想并非完全依赖资金投入,而是更多强调在空间利用与功能植入中的创造性思考。
通过这一过程,我逐渐认识到青年在乡村实践中的角色。我们能够带来的价值不在于“颠覆”,而在于为乡村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专业知识与创新思维可以成为“引导因子”,而村民的需求则是落地的前提。每一次与村民的交流,都让我更清晰地看到他们对乡村未来的朴素愿望,这种愿望往往集中在生活改善和产业机会,而非抽象的“美学表达”。
这次实践让我更加坚定了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继续探索的决心。青年所能贡献的,不只是学术研究的成果,更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触媒理念提醒我,任何一个空间、一个场所都可能成为激活乡村发展的节点。未来,我希望能够通过持续学习和实践,让这种看似微小的改变,逐渐汇聚成推动乡村发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