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时代对话|在雪域和法槌间绽放的红色芳华
发布时间:2025-09-13 关注:
来源:浙江万里学院“智影童行 安宁守护”暑期社会实践队
在七一建党节那天,“智影童行 安宁守护”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安宁疗护科,遇到了在雪域高原挥洒青春汗水的翁奶奶,在法槌声里一心为民的翁奶奶,还有在党50年仍初心未改的翁奶奶……访谈结束后实践队员想要在网上搜寻到更多关于翁奶奶的故事,却发现能找到的很少。于是,他们决定用文字将自己所看所听、所感所悟一一记录下来,希望留住这位普通党员的人生片段,让这份红色情怀和正义精神永远流传下去。
跨时代对话 | 以故事记录人物
“那时候,我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为西藏做一点事,为国家尽一份力。”
雪域青春:
热血铸就忠诚篇章
01
16岁,这本是多数少年依偎在父母身旁,尽情享受温馨呵护的年纪。然而,翁奶奶却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西藏的征程。她独自一人,从繁华热闹的东部地区到那片广袤而神秘的雪域高原,一待就是九年。
初到西藏,语言不通是最大的障碍。但这位坚毅的少女并未被困难吓倒,而是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努力逐渐掌握了藏语。掌握了语言,她就能更好地和当地群众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与需求。
在西藏期间,翁奶奶赶上了当地的民主改革,亲眼见证了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使在形势紧张的特殊时期,她也始终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半天挖战壕,半天工作学习。高原缺氧、生活条件艰苦,这些都是当时的日常,回想起来,翁奶奶显得很平静,她说:“那时候,我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为西藏做一点事,为国家尽一份力。”
25岁那年,长期恶劣的高原气候,终究还是给这位如雪莲般坚韧扎根在西藏的姑娘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在历经几次手术与病危通知书后,翁奶奶不得不返回东部。然而,即便在疗养期间身体状况依旧未见好转,她依然满腔热忱,毅然投身到宁波的法院工作中,继续在新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时光流转,岁月在翁奶奶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即便如此,她依然乐观坚定,从未抱怨。翁奶奶的援藏经历,无疑是一段用青春和热血铸就的忠诚篇章。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不畏艰难、勇于奉献的红色精神。
红色记忆:
时代力量的源泉
02
谈及那段艰苦的岁月,翁奶奶感慨道:“我出生于一个相当贫寒的家庭,中国共产党就是我的衣食父母,要是没有共产党的关怀和帮助,我早就饿死在1950年了。所以对我而言,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就像我的父母一样。也正因如此,信仰的种子便在心中扎下了根,我于1957年在拉萨入团,于1972年在宁波入党。我们要体谅治国的不容易,尽量不给党添麻烦。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在糖水里长大,更应该好好传承老一辈的精神。要时刻铭记我们从哪里来,又要朝着哪里去,我们的根永远都不能忘!”
在翁奶奶看来,青年一代的历史教育意义重大,当代青年唯有通过深入学习历史,才能真切了解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从先辈身上汲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而青年志愿者,无疑是红色精神在当代社会最鲜活、最生动的体现。
时代启示:
青春担当书写壮丽篇章
03
谈及那段艰苦的岁月,翁奶奶感慨道:“要传承红色基因,就要从小事做起,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翁奶奶说道:“就像我们当年在西藏,虽然条件艰苦,高原缺氧、物资匮乏,但每一个人心里都亮着一盏明灯,清楚自己的责任所在。现在的你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于你们而言,你们就是这个时代的主力军,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