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泉城,暑气未褪,梧桐深碧。80年光阴荏苒,历史从未走远,在这个注定被铭记的日子——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山东师范大学“星火寻踪实践队”自晨曦至日暮,行走于济南这座城市深处的红色印记之间。他们踏入山东省博物馆红色展厅,驻足于奎虚书藏之前,凝望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中泛黄的信笺与坚定的誓言,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团队成员以赤诚之心重温峥嵘岁月,用青春脚步丈量红色热土,在历史的回响中感悟信仰之力,在岁月的痕迹中体味初心之坚。

山东省博物馆红色展馆:锈痕凝热血,文物诉烽烟
踏入山东省博物馆红色展馆,就像踏入一条时光回廊,历史的厚重感裹挟着烽火气息扑面而来。展柜里,那破破旧旧的挎包,曾注入英勇杀敌的信念;布满褶皱的作战地图,标记着齐鲁大地的烽火防线;还有烈士们染血的家书,字里行间,是“舍身赴国难”的决绝,是“不敢忘家邦”的柔情。
队员们就静静地聆听着讲解员的讲述,思绪也随着声音回到了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那时的中国烽烟四起,山河飘零,每一场战斗都充满了艰辛与牺牲,每一个胜利都凝聚着无数先烈的热血与生命。队员们在一幅幅油画前久久伫立,仿佛听到了穿越历史的枪炮轰鸣声、战士们的呐喊声,看到了战士们坚毅的眼神和勇往直前的身影。那一刻,队员们深刻地意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是先辈们用血肉之躯为后人筑起了坚固的防线,他们的奉献和牺牲,值得永远铭记。
此刻,队员们的心跳与历史同频共振,他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聆听者、继承者、传扬者。

奎虚书藏:墨香存国殇,桌案记荣光
奎虚书藏,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曾经是日本在山东战区签署投降书的地方,是齐鲁大地迎来抗战胜利的重要地点。
走进奎虚书藏,看着那块“我武惟扬”牌匾,那份铿锵与豪气至今仍在这里回荡,这份刻在民族骨血里的誓言,令队员们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一方土地,藏的不仅是典籍与档案,更是一个民族从屈辱到挺立的见证。那些泛黄的纸页、沉默的桌椅,都在诉说着“我武惟扬”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是李延年们这样的将士,用血肉之躯撑起的尊严;是无数无名英雄,在“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抗争中,熔铸的民族脊梁。
站在奎虚书藏面前,队员们能够感受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每一缕空气都弥漫着胜利的荣光。他们深知,要永远铭记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缅怀过去,更是为了激励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初心映星火,先驱铸丰碑
最后,团队来到了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这座纪念馆是一部生动鲜活的红色教材,它将山东党组织从萌芽、发展到壮大的历程,清晰地展现在队员们面前。沿着展厅的脉络,队员们依次参观了各个展区:从马克思主义在山东的传播,到山东党组织的建立;从领导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到投身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艰辛与挑战,每一次抉择都彰显着先辈们的智慧和勇气。
在纪念馆的最后展区,队员们再次回望团队的来时路——此行回望,是为了坚定初心和使命。队员们深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他们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要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星火寻踪”队员们以脚步丈量红色土地,在历史遗迹中回溯初心。2025年8月15日,即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这个特殊的时间坐标,让这场实践更具历史意义,也让队员们更深刻地铭记胜利背后无数先烈的牺牲奉献,以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队员们以青春之姿,承接历史使命,誓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化作前行动力,在新时代续写属于青年的担当篇章,让红色精神在实践传承中熠熠生辉,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