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歌舞承韵,匠心筑梦——河南工业大学学子走进恩施女儿城,探寻大山深处的动人歌舞

发布时间:2025-09-03 关注:

来源:工筑恩施 同心圆梦

歌舞承韵,匠心筑梦——河南工业大学学子走进恩施女儿城,探寻大山深处的动人歌舞
 
(恩施2025年7月4日电 通讯员/仝苏宇 摄影/涂微 李霖杰 王梦龙)
在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工筑恩施,同心圆梦"中华文脉传承实践团今日走进恩施土家女儿城非遗传承基地,开展以"歌舞承韵,匠心筑梦"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度访谈非遗传承人、体验活态传承技艺、参与文化创新研讨,这支由15名专业学子组成的省级重点团队,旨在用专业视角解读民族歌舞文化基因,以青年智慧探索非遗活态传承新路径,推动鄂豫文化的交流共研。

图1 恩施女儿城风景图
歌舞之乡的青春对话
清晨的女儿城还沉浸在薄雾中,实践团成员已早早来到摆手堂前。土家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谭老师正在指导学员练习摆手舞的基本动作。这种充满力量和动感的歌舞动作深深吸引力团队成员。"摆手舞的'同边手'动作,其实与土木工程中的'对称受力'原理异曲同工。"智能建造专业负责人仝苏宇在实践笔记中写道。这种跨学科的文化解读,正是团队此次实践的创新视角。
 
在非遗展演厅,苗族银饰的精妙绝伦的花纹也深深吸引了团队成员。"每件银饰的纹样都是一部民族史诗,"非遗老师她一边演示银饰的捶打技法一边感慨,"这些流动的曲线都是我们土家族千百年间文化的传承,是我们土家族土家族文化、信仰、技艺和生存智慧的集中体现,一方面代表着图腾叙事与历史记忆,另一方面更是身份与生命礼俗编码的象征。"与此同时,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王梦龙正用振动频率仪记录铜鼓声波的传播数据:"这些传统乐器的声学原理,对现代剧场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图2 非遗传承老师正在演奏龙船调
 
 
传承人口述:一盏灯照亮一条路
"我十六岁开始学跳摆手舞,那时没有录像设备,全靠师傅手把手教、口口传。"省级非遗传承人向老师在座谈会上动情地说。土木工程专业曹鹏飞注意到,老师的手掌布满老茧,却能在示范动作时展现出惊人的柔韧性:"这就是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
 
在访谈中,智能建造专业叶慧颖发现一个细节:73岁的傩戏传承人李老师至今保持着手抄剧本的习惯,三十余本泛黄的册子里,用工整的小楷记录着近百出戏文。"这些剧本的装帧方式体现了传统书籍的'营造法式',"叶慧颖向团队展示她的测绘笔记,"我们可以借鉴这种装帧工艺,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图纸归档系统。"

图3 恩施女儿城的歌舞汇演
 
创新转化:给传统插上青春的翅膀
在银饰工坊,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郑礼结合本专业所学课程。他手持热成像仪,对传统锻造炉进行热能分析后指出:"目前的炭火锻造系统热效率只有38%,大部分热能都通过炉壁散失了。我们可以借鉴绿色建筑中的围护结构保温技术,采用纳米气凝胶材料对炉体进行保温改造。"他一边说一边在草图上勾勒:"同时还可以在屋顶加装太阳能集热装置,为预处理工序提供辅助热源,这样既保持了传统锻造工艺的本色,又能降低40%以上的能耗。"
银匠师傅看着草图上标注的导热系数、热工性能参数,忍不住赞叹:"这些年轻人真是把学问用到了实处!我们祖辈只知道炉火越旺越好,从来没想过还能用建筑保温的技术来改进打银子的炉子。"这个创意得到恩施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的充分肯定:"高校青年的科技赋能,正是非遗活态传承最需要的创新力量。"
 
青春答卷:在传承中淬炼初心
 
河南工业大学"工筑恩施·同心圆梦"实践团的成员们与非遗传承人围坐一圈,正在举行一场特殊的总结会。这场会议没有PPT演示,没有学术术语,有的只是年轻人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和创新实践的真切感悟。"今天最大的收获是理解了'守正创新'的深刻含义,"团队指导老师闫静茹总结道,"传承人守护的是文化根脉,而我们青年学子要做的就是让这些根脉生出新的枝芽。"据悉,团队已与女儿城非遗基地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将共同开发"智慧非遗"管理平台,用数字技术为传统技艺保护提供新方案。夜幕降临恩施土家女儿城,摆手堂前的篝火映照着一张张年轻而专注的面庞。


图4 团队成员正在进行研讨会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