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纪实
发布时间:2025-09-01 关注:
来源: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8月5日,我怀着激动又紧张的心情,作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青衿致远·赓续传声”宣讲团的一员,来到了莒县实践的首站——莒县博物馆。
出发前的那段日子,团队成员们可谓是全力以赴。为了能让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最“接地气”的方式呈现给莒县的乡亲们,大家熬夜打磨PPT,绞尽脑汁地把国家战略和莒县的发展案例紧密绑定。我也不敢懈怠,恶补了好多关于莒县非遗、乡村振兴的故事,只盼着到时候能让老乡们听得懂、有共鸣。
一走进莒县博物馆,那庄重而又充满历史气息的氛围便扑面而来。我们很快就找到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展区,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宣讲“课堂”。
宣讲开始了,我们提前与博物馆工作人员沟通好,利用这个天然大讲堂。将莒县的发展变化与二十届三中全会里提到的“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等内容相互交织,一下子就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他们纷纷围拢过来,眼睛里闪烁着光芒,紧紧地盯着屏幕。
在讲解政策时,我结合莒县的特色农业,生动地说道:“乡亲们,这次二十届三中全会可是给咱乡村产业撑腰啦!就像咱村里的合作社搞特色种植,有了国家政策这个东风,肯定能挣更多的钱!”讲到文化传承方面,我又举了莒县非遗的例子:“全会特别重视文化,咱莒县的老手艺啊,以后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啦!”大爷大妈们听了,不住地点头,还有人小声嘀咕着:“原来国家政策和咱过日子这么紧巴呀。”
互动环节更是热闹非凡。有一位大叔急切地问道:“孩子们,你们说说,咱村里旅游咋借着政策搞呀?”我们立刻运用全会里城乡融合、文旅发展的内容,结合莒县现有的丰富旅游资源,给他支了不少招。还有一位阿姨操心地说:“现在非遗都没人继承,这可咋办呀?”我们笑着回答:“阿姨,全会鼓励青年返乡、支持文化传承,现在好多年轻人都回来搞文创啦,能把老手艺变成新花样呢!”
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我突然深刻地明白了,把“高大上”的理论,转化为家乡人身边的具体事儿,真的能让政策“活”起来。这一趟在莒县博物馆的宣讲,不仅让乡亲们对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清楚地认识到,理论宣讲只要找对“打开方式”,就能在基层绽放出绚丽的花朵。我满心期待着后面几天的实践,渴望能够继续把全会精神,讲到老乡们的心坎里去。
作者: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赵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