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助力黔行”团开展“七彩假期”爱心关怀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29 关注:
来源:山东大学“助力黔行”团队
山东大学“助力黔行”团队开展“七彩假期”爱心关怀活动
近日,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助力黔行”志愿服务队奔赴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深入开展“七彩假期”爱心关怀活动。活动为安置点百余名儿童精心打造多元课程,开展深度家访关怀与长效资源赋能,展现山大学子的时代担当,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与文化传承。
一、多元课程齐绽放,志愿宣讲润童心
作为团中央“七彩假期”志愿宣讲团成员,为满足不同年龄段需求,团队将120余名学生科学划分为低、中、高年级班,确保教学精准有效。结合赫章县实际情况,“助力黔行”志愿服务队精心设置了思想引领、科技创新、艺术素养等七类主题课程,并辅以趣味数学、诗词朗诵、健康生活及体育拓展等特色内容,致力于五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
基础学科教育趣味盎然。数学课上,志愿者带领低年级孩子跳起“手指舞”,轻松辨识左右方向;作文课则化身为“变形记”,引导孩子们编织奇幻故事,点燃写作热情。
素质拓展课堂亮点纷呈。孩子们亲手绘制京剧脸谱,近距离触摸非遗文化的魅力;在刮画课堂体验未知的惊喜;动手制作简易风筝,在协作中放飞梦想与自豪。
“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引人入胜。通过“视频+讲解+竞赛”的模式,志愿者带领高年级学生重温我国核事业筚路蓝缕的奋斗史,感悟功勋前辈的崇高精神。
学科特色课堂广拓视野。法学启蒙课引导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核心,让陌生的法律条文变得鲜活易懂。能源环保课讲述“一度电的旅程”,结合贵州水电、风电资源,将节能环保意识深植童心。丰富多彩的课程设置,让孩子们的假期充盈着知识的光芒与快乐的色彩。
二、筑梦童心暖千家,“共同家园”结对行
依托“共同的家园”和“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项目,团队队不仅聚焦课堂,更将关爱延伸至孩子们的家庭生活。利用周末时间,志愿者们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家访,细致了解他们的生活境况与学习困难。
走访过程中,志愿者主动向家长介绍国家相关资助政策及当地学校的助学优惠措施,为家庭排忧解难,护航孩子稳定发展。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志愿者与部分需重点关注的学生建立了“一对一”或“多对一”的结对帮扶关系,在课后辅导、兴趣发掘、生涯规划等方面提供持续的关心与支持,助力其健康成长。此外,团队还联合贵州省山大校友会向参与活动的孩子们赠送了书包、书画工具、科普书籍等学习用品,传递来自山大及社会各界的爱心暖意,以实际行动充实“希望小屋·山大担当”的内涵,共同建设成长家园。
三、星火相传筑高地,资源赋能启未来
为实现帮扶工作的可持续性,“助力黔行”志愿服务队致力于构建教育资源赋能的长效机制。
今年打造的“星光课堂”项目,携手山东大学机器人中心王超群教授团队,将高校前沿科技引入黔西北。王超群教授亲赴赫章一中,为当地中学生代表讲授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知识,巧妙结合山区实际,点燃学子科技梦想。课堂互动热烈,孩子们好奇提问:“机械狗能爬山吗?”“能帮我们送作业吗?”,王教授耐心解答并鼓励道:“你们的想象力就是未来科技的种子。”同时,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向赫章县捐赠的6台机器人设备已投入使用,使得前沿技术触手可及,极大拓展了当地学生的科技视野。
知识的力量同样在汇聚。在贵州省山东大学校友会、山东大学图书馆和离退休工作处的鼎力支持下,团队联合向赫章县捐赠了2500余册涵盖童书、文学名著、科普读物等类别的优质图书。这些宝贵的知识载体,将搭建起孩子们通往更广阔精神世界的阶梯。团队的目标清晰而坚定:未来将逐步在赫章县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山大科技角”和“山大图书角”,即使山大师生离开,亦能为当地师生留下持续闪耀的“点点星光”。
活动开展期间,贵州省山东大学校友会会长与队员们进行了亲切交流,鼓励大家努力学习、认真实践,展现山大学子的优良风采。千里连鲁黔,四载情弥深;星火燃希望,黔行润童心。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助力黔行”团队已连续四年扎根赫章,累计服务1167名儿童。这支融合多省籍、多学科的队伍,未来将继续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依托社会实践项目与宣讲平台,将知识、关爱与希望的种子深植贵州大地,以青春之笔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