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宜兴实践之旅:消防速度与紫砂温度的体验与成长

发布时间:2025-08-25 关注:

来源:“绿芽七彩行·童心筑梦齐”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这个暑假,我有幸跟随团队实践的视角来到美丽的陶都宜兴。我负责的主要任务是用公众号记录我们团队的见闻。这次实践内容比较丰富,主要围绕两大块:一是体验和记录消防演练,二是亲身参与紫砂壶的制作。短短几天,从消防站紧张有序的警铃到紫砂工作坊里泥土的静谧气息,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非常“接地气”的感受。
      以前在新闻和电影里看到消防员,总觉得他们很酷。但这次走进宜兴的消防站,亲身参与和记录他们的日常演练,我真正体会到“酷”背后的汗水、训练和那份争分夺秒的责任感。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演练开始的瞬间——模拟火警拉响!那警铃声尖锐刺耳,瞬间打破了消防站的平静。几乎在同一秒,原本在休息或训练的消防员们,就像被按下了快进键!他们的反应快得惊人,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冲向装备区。穿厚重的防火服、套上头盔、背上空气呼吸器,这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配合默契。看着他们健步如飞地跳上火警车,我明白了什么叫“时间就是生命”。
图为体验快速出警 姚雨欣供图
      演练的重头戏是“使用水枪灭火”。我们在安全区域近距离观察。消防员叔叔先是很认真地讲解了不同水枪的用途。比如直流水枪冲击力大,喷雾水枪降温防辐射;还有水带的连接方法。然后就是实战演练了。他们扛起水枪,那水枪看着就很沉,加上高压水流的后坐力,站不稳根本控制不住。我看到消防员们扎稳马步,双手紧紧握住水枪,身体微微前倾,对抗着那股强大的力量。当高压水龙“呼”地一声喷射而出,精准地打向模拟火点时,那力量感扑面而来!水柱撞击目标发出巨大的声响,水雾弥漫开来。我知道,原来灭火不只是喷水那么简单,需要强大的臂力、稳定的核心和精准的控制力。站在旁边都能感受到水流的冲击波,更别说真正在火场里抱着水枪冲锋的消防员有多辛苦了。他们还要根据火势变化,随时调整水枪的模式和角度,这都需要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心理素质。
      当然,离不开的还有他们的“好伙伴”——火警车。这次我们有机会仔细参观了这些红色的“大家伙”。消防员叔叔打开车厢,里面简直像个百宝箱!除了我们熟悉的水带、水枪、消防斧、破拆工具,还有很多我叫不上名字的专业设备,比如用于高层救援的云梯车部件、应对化学物品的特殊处理装备等等。消防员耐心地给我们介绍了主要设备的功能,我才明白一辆火警车就是一个移动的“小型救援站”,功能强大到超乎想象。他们每天都要仔细检查和保养这些设备,确保随时能拉得出、用得上。这让我深刻感受到,先进的装备是保障,但更关键的是背后那些熟练掌握它们、时刻准备着的人。
      告别了消防站的紧张与力量,我们走进了充满艺术气息的紫砂工作坊。如果说消防演练是“动如脱兔”,那紫砂制作就是“静如处子”,完全是另一种节奏和心境。
      制作紫砂壶,第一步就是熟悉泥土。老师递给我们一块湿润的紫砂泥,触感细腻冰凉,带着一种独特的柔韧感。师傅说,宜兴的紫砂泥是这里的宝贝,泥料的好坏直接决定壶的品质。看着师傅熟练地打泥条、拍泥片,动作看似简单,却充满韵律感。泥片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被拍打得厚薄均匀。
 
      接着就是手工成型的核心环节了。我们尝试的是相对简单的款式。师傅教我们如何把拍好的泥片围成壶身,这叫“围身筒”,然后用一种叫“拍子”的工具轻轻拍打,让壶身慢慢成型、变得圆润饱满。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手上巧劲。力气大了,泥片容易裂开或变形;力气小了,又拍不出理想的形状。需要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拍打着手中的泥胚,感觉每一拍都得拿捏好分寸,真不是件容易的事!看着师傅做起来轻松自如,轮到自己上手,才知道什么叫“眼高手低”。图为听老师讲解塑形 邵心怡供图
      壶身初步成型后,就开始制作壶嘴、壶把和壶盖。这绝对是精细活!壶嘴要挖得流畅,出水才好;壶把要弯曲得自然又趁手;壶盖更要严丝合缝。师傅用小竹刀、明针等工具,一点点地修整、粘接。我们也在师傅指导下,笨拙地尝试着捏壶嘴、搓壶把。看着自己手里歪歪扭扭的“作品”,再看看师傅手中线条流畅、比例匀称的部件,不得不感叹匠人几十年的手上功夫和审美积淀。
      最后,师傅给我们展示了刻绘和介绍后续的阴干、烧制过程。她说,一把好壶,从选泥到烧成,中间有几十道工序,任何一步马虎了都不行。阴干要慢,防止开裂;烧制更要精准控制窑温,才能烧出紫砂特有的色泽和质感。
      作为公众号的记录者,我的任务就是把这两段截然不同的体验,真实、生动地呈现给大家。整理消防演练的照片和视频时,那警铃声、水枪的轰鸣声、消防员奔跑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写紫砂制作时,指尖残留的泥巴触感、工作坊里安静专注的氛围,又浮上心头。努力用文字和图片捕捉消防的速度与力量,传达紫砂的宁静与匠心,这个过程本身也让我对这两次体验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个追求“快”,是为了守护;一个追求“慢”,也是为了守护——守护生命,也守护文化,守护美好生活的不同维度。通过公众号的记录,我不仅完成了任务,更完成了一次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我看到了不同职业背后的付出与坚守,体会到了速度与温度同样震撼人心。这次实践让我明白,无论是像消防员那样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还是像紫砂匠人那样在岁月长河中默默耕耘,只要用心、用情、用力,都能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成为守护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力量。这段经历,这份感悟,我会一直珍藏在心里。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