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果园后,团队迅速展开调研。该园区面积约100亩,以蜜橘种植为主要产业,所产果实饱满多汁、甜度适宜,然而却受传统销售渠道的限制,存在滞销隐患。在与农户、当地居民交流过程中,团队发现大家对直播销售抱有浓厚热情,但实际操作中却困难重重:主流平台的操作流程如同“天书”难以理解,直播内容策划毫无头绪,设备使用更是摸不着门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直播助农困境十分突出。
针对农户在直播中遇到的难题,“红心研墨”团队量身定制了“三步走”实操方案,手把手教农户学习直播:第一步从基础操作切入,将主流平台的注册、开播流程拆解细化,一步步指导农户完善账号信息、设计吸引人的封面,帮助大家做好直播的“门面工作”,提升初次吸引力;第二步聚焦内容打造,围绕“直播助农架起城乡新桥梁”这一主题,引导农户讲述橘子种植的故事——从播种育苗的辛劳,到果园一年四季的变化,再到日常劳作的烟火气息,用真实具体的细节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增强信任感;第三步着力提升互动效果,教授农户“黄金三分钟”开场话术,帮助他们快速留住观众;指导大家建立粉丝群,沉淀客户资源,形成“真实展示—建立信任—持续购买”的良性循环;现场还手把手演示设备使用方法,让农户从“不敢碰”转变为“熟练用”。整个过程中,大学生们耐心指导,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直播技巧,让农户真正学会用新方式销售橘子。在团队的协助下,农户开启了直播首秀。镜头前,他们真实展现橘子采摘场景,果肉汁水四溢、酸甜口感的传递瞬间吸引了观众目光。直播过程中,团队化身“后援团”,实时解决网络卡顿、话术调整等问题,动态优化直播策略。
此次实践成果显著:农户初步掌握了直播全流程,2个账号积累了首批粉丝;首场直播便售出2000斤橘子,不仅让农户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还拓宽了销售渠道,打响了“菀坪橘子”品牌,拉近了城乡消费认知差距,让农产品从“田间”直接送到“舌尖”。不过在这次助农实践中,大学生团队也发现了需要持续改进的地方:部分农户刚接触直播,面对镜头时难免紧张,表达不够自然;直播内容的创新点较少,容易与其他直播内容雷同;物流配送等配套环节未能跟上,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
接下来,“红心研墨”团队计划将“陪伴式”帮扶做得更扎实:同学们会陪伴农户进行心理疏导,教大家自然表达,帮助缓解直播时的拘谨;共同构思具有橘子园特色的直播内容,比如将摘橘子、果园小知识编成有趣的短节目;同时联系物流渠道,让橘子配送更快捷、更优质。团队还打算持续探索“农户+团队+平台”的合作模式,陪伴菀坪橘子园稳步发展产业,用青春力量切实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