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黄山行,感悟深山中工匠的鬼斧神工

发布时间:2025-08-16 关注:

来源:大学生之声

黄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但隐藏于险峰幽谷间的,更有无数代能工巧匠以血肉之躯与坚韧意志创造的奇迹。2025年8月3日,淮北师范大学志愿者,为深度探寻黄山人文脉络,特别踏上了寻访古道石阶、摩崖石刻与古建遗迹的旅程,在云海松涛间触摸历史匠心的温度。

早上8点,徒步上山的旅客并不多,虽然前往迎客松的路程只有几公里,然而途中的阶梯陡峭而又漫长,到中午12点左右才看到迎客松迎风招摇的姿态。越往上爬,人就越多,前往光明顶的路上是密密麻麻的人群,步道变得拥挤。黄山现有保存完好的历代登山步道总计70余公里,最高处海拔达1864米,其中尤以玉屏楼至天都峰、西海大峡谷悬空栈道等路段最为险峻奇绝。山间散落着历代摩崖石刻200余处,题刻年代跨越唐宋至明清;点缀峰峦的亭台楼阁50余座,如散花坞的“散花精舍”、始信峰顶的“卧云亭”,无不依绝壁而生,伴云海而立。这些由条石、古木构筑的杰作,在险恶环境中静立数百年,无声诉说着“徽匠”巧夺天工的智慧与不畏艰险的精神。近年来新开辟的西海大峡谷观光栈道,更以现代工程技艺延续着这份与险峰共舞的壮阔诗篇。

下午4点穿过拥挤的人群和一段段连绵不绝的阶梯,终于来到了黄山第二峰光明顶,看向远处的群山已经隐隐埋葬于云海之中,不见踪迹。
黄山不仅是自然造化的巅峰之作,更是人类以非凡勇气与精湛技艺回应天地的恢宏史诗。从古人于万丈深渊旁开凿的第一级石阶,到当代建设者凌空飞架的钢骨栈道,代代匠心在嶙峋山骨上铭刻下不朽的文明印记。当游人的指尖拂过冰凉而坚实的石栏,他们触摸的正是跨越六百年的匠心传承。未来,黄山将继续以其双重的自然与人文奇观,引领每一位登临者叩问天地,体悟那份深植于民族血脉中的、勇于创造也敬畏自然的东方智慧。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