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行走的思政课 | 以青春之眼观生态之美,以实践之履量振兴之路——生环学子宣城泾县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16 关注:

来源:“百村千人进万家”生态与环境学院赴宣城探寻“五美生态乡村”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七月流火,青春逐梦。于7月11日至20日奔赴宣城泾县,这片生态资源富集、乡村振兴蓬勃、红色精神闪耀、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以“五美生态乡村”为脉络,开启了一场集生态调研、产业探访、文化传承与红色学习于一体“百村千人进万家”生态与环境学院赴宣城探寻“五美生态乡村”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实践之旅,在行走中感悟乡村振兴的活力与温度,上好这堂融合专业实践、社会调研、思想淬炼与文化浸润的“行走的思政课”。
  
  首站探访汀溪乡苏红村“宇宙是个粮仓”村咖,闲置农房改造的网红地以“零废弃”理念运营,太阳能供电、废水循环、咖啡渣还田,让生态与产业碰撞火花。成员们在此感受“生态变现”,见证村咖串联绿色产业链的活力。
  
  深入水墨汀溪风景区,成员们与景区管理方探讨“生态旅游+环保教育”模式;聚焦幕溪河,见证这条曾受污染的河流蜕变为省级幸福河湖,科技治污与人文守护的合力,让生态美有了坚实依托。
  
  7月15日实践团采用“双轨并行”调研:一轨走访汀溪乡政府,了解“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乡域如何以生态优先发展茶旅、推动振兴;探访“空空里咖啡店”,见证“乡村+咖啡”的创新实践,尽显人文美。另一轨用专业技术检测水样(水温27.5℃、溶解氧6.28mg/L等),以数据守护生态基底,夯实建设美。
  
  在漕溪村,成员们与村民、商户深度交流,看到乡村业态从单一茶叶经济升级为“桃园+葡萄采摘+民宿+农家乐”的多元格局,土路变油路、垃圾规范处理,村容村貌的蜕变让“生态美”成为可触摸的生活。村民们分享着环境改善与旅游发展带来的收益,也期盼找到发展与保护的平衡点,这些质朴声音为“人文美”写下鲜活注脚。
  
  实践中,红色基因浸润精神美。实践团走进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通过泛黄照片、珍贵文献和锈迹斑斑的实物,聆听1941年烽火岁月里,新四军将士浴血奋战、叶挺将军狱中作《囚歌》的悲壮故事,感悟先烈信念,接受红色洗礼,为实践注入精神动力。
  
  最后,实践团探访中国宣纸文化园,层叠如宣纸的建筑诉说着历史厚重。在中国宣纸博物馆,成员们了解到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的历史和“纸寿千年”的特性;在技艺展示区,屏息观看非遗老师傅演示捞纸、晒纸等工序,薄如蝉翼的宣纸在指尖诞生,深刻领悟“工匠精神”的真谛。成员们还尝试体验捞纸,触摸千年文脉,感受文化美传承的魅力。
  
  数日实践,成员们从生态产业的融合到红色文化的浸润,从水质数据的检测到乡村变迁的记录,深刻体会“五美生态乡村”的丰富内涵——是生态美与建设美的共生,是人文美与精神美的共鸣,更是文化美的传承延续。这份行走的思政课,让青春在实践中成长,更让大家坚定了守护绿水青山、传承文化根脉、助力乡村振兴的信念,立志以专业力量为“五美生态乡村”画卷添彩。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